---摘抄于《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四模块
在这篇文章里,王博士指出:“互动虽然提高了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专注在学习互动中,但它并不能保证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必须辅以对话和思考,也就是提出有针对性地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以及与学生有效的对话……..对话是自由和创造性地研究复杂而重要的议题,先暂停个人的主观思维,彼此用心聆听。讨论是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加以辩护。”
在引导学生对话的过程中,“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目的是要求学生详细说明答案背后的思考过程,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基础。教师若想把它融入课堂话语中,应该注重训练学生证据推理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回到问题时提供论据解释。这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或观点,而且能够在深化讨论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话题或观点的理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仅需要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而且必须找到适当的时机进行提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对话是一种交流、分享、沟通、了解,更进一步是辩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同观点的人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倾听他人?如何回应他人?这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当表达不同意见或是回应他人时,小组成员首先应该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在提高理解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和倾听他人的观点、见解和提问,理解他人是如何展开思考的。所以小组里可以采用轮流说明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平等对话的权利。其次,态度要诚恳,毕竟小组讨论与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相互攻击,而是看见丰富的多元观点。并且,表达内容要充分具体,让别人清晰了解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