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听读书记录【第9篇】
今天是2024年12月2日,今晨成都空气质量优,室外温度在9度左右,天气很给力。早上4.30翻身起床洗漱拉伸完,准备开启我的第55次10公里慢跑。昨天增加臀腿负重到20斤,感觉大腿肌肉和手臂很酸。本次跑了11公里,用时1小时15分钟,跑步步频184比上次189低一些,还好都在180以上。平均心率136比上次140略好,跑步4个月后现在进入10公里稳定巩固期,距离目标10公里平均心率控制在130以下,步频200的目标还有差距,方向对了剩下努力,继续加油吧。
今日听书《刻意练习》作者强调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成为杰出人物的关键,在于刻苦的刻意练习。以下是自己整理的对获益匪浅的内容。
(1)不存在天生的天才。对于天才最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因为他们家有这个氛围和文化,所以这个孩子更有可能对这件事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动机,然后持续地练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技能会代代相传的原因。
比如说莫扎特4岁就可以谱曲,6岁就演奏,而且他有完美音高,他能够听出每一个音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什么降A、降B他都能听得出来。但其实莫扎特并不是天生就具备完美音高。因为他的爸爸是一个作曲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专职培养他,他爸爸培养他的姐姐哥哥们没有完全的成功,但是有了更多培养的经验,全部放在了小莫扎特身上。
(2)人大脑的适应性非常强,人体的极限在不断地被挑战。比如在1908年的一场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马拉松比赛,海耶斯创造了2小时55分18秒世界纪录。现在马拉松的世界纪录被刷新到2小时2分57秒,提高了将近一个小时。
(3)什么是刻意练习呢?它和一般的练习有着非常明确的不同。刻意练习有三大特点:
第一首先要具有明确可衡量的目标。为什么跳水、国际象棋、记数字或者做俯卧撑这种事最容易做刻意练习呢?就是因为他们好衡量,有着明确的标准和目标。
第二一定要专注。职业选手练习的时候跟普通人最大的差别就是它并不娱乐,如科比、乔丹等在球场上要不断地把一个动作刷无数遍,非常枯燥,需要不断地坚持重复。 我们普通人去打篮球,会觉得娱乐好玩,这不是做刻意练习。
第三努力地挑战走出舒适区。每一次的练习都要跟上次有一点不一样,然后每次练习都要有反馈。
(4)刻意练习的3F原则。首先从关注开始,我们做反馈feedback,找到专业的人就给你做反馈feedback,然后不断修正并挑战舒适区。
(5)刻意练习遇到停止期怎么办?从普通人到专业人士要跨越的停滞阶段非常困难,在这个时候,要学会一件事就是保持动机。第二养成一种习惯,如给自己每周一个小时或者是每天一个小时固定时间坚持做,如作家的习惯就是坚持写。第三就是找到外部的支持,给你带来很强的动力,让你去不断地进步。第四 找到或者成立组织或俱乐部。比如我们的慢跑群,大家共享跑步知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鼓励,倡导无伤健康慢跑等。
(6)刻意练习到高手经历的四个阶段。第一产生兴趣。第二认真,开始有节奏、有规律化地进行。第三全力投入,比如专业的选手考专业段位专职做这件事情。第四开拓创新。比如刘国梁自创的直拍反打,力量很强,旋转很大。
我们已不再年轻,但也不要故步自封。想掌握一门新的技能时,只要你腾挪时间,并持之以恒不断训练,相信假以时日,未来可期,我们也能发生质的改变。心之所向,行之所至,让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