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见:@ 莫留白
我们在没有拥有一个“工具箱”的时候,是不是先要“打磨”好手里这把“锤子”呢?还是同时“打磨”几件工具呢?
@ Shirley
“既要让自己的工具箱有足够的工具,又要避免无限多的工具”,那么,如何避免无限多呢?于己,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呢?
想要获得很好的认知,你要自己设计出来,要不停地增加你的武器库,让你的工具箱尽可能完全、有用、完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要把事情干好,就要尽可能地让你的工具全和有用。
所谓“设计论者”就是要事先全部准备好再去干事——要学会了游泳再下水。
我对“拖延症”的定义是“无穷准备”:当我们面对一个会给我们造成痛感的场景时,完成它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所以我们欺骗自己说,“我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准备”。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事先设计和做出一个明智的工具组合,只有进入到一个场景当中,慢慢才能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工具。而且,你的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反应能力,都是你的工具,它不是在事先的设计当中能够完成的,它是在场景当中完成的。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工具箱设想为一个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的空间是有限的,你一次又一次旅行的过程当中渐渐就知道了,哪些东西是必需的,哪些东西是不需要的。
任何一个生物,就像蝙蝠和蛇一样,它们在各自的场景和生态位上做出了一个最合理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是“天择”,不是它们自己来选择的。
#感:听了三遍后,感受是,不要想太多,先上路。
#思:今天的内容让我重新思考了「面对一件事怎样才算准备好」。我就是那种无限准备「各种万一」的人,常常忘了,放弃静态的的搜集资料,动态的着手做事也是准备的一部分。
这就像一个「用问题」与yes和no编故事的过程。不断用yes和no框定边界,事情本身的轮廓才能描画出来。
有针对性的单点收集资料才更有意义,事半功倍。道理都懂,实际执行起来,却因为回避痛感而假装不懂。而我们往往忘了人的状态是叠加态,解决问题征服困难后还有爽感。那些专门找虐的人,比如福尔摩斯,很多就是对这种爽感上瘾。但是如果一直准备资料,伴你左右的就只有焦虑,所以越早放弃准备资料开始动手越好。
#行:「先有理论再去实践」还是「一边实践一边总结」我的理解和老师有所差别。做一件事情,我首先对这件事情有基本的常识,了解这件事情大致的框架和基本的方法,然后再着手去做。
举个例子,比如考取注册会计师我会先了解一下国家对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反思一下自己目前的状态和今后的方向,看一下那些大牛通过考试的经验,然后再去决定如何去做。然后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知识点,最终形成经验,直至通过考试。
所以我觉得「先学会游泳再下水」和「不下水游泳就学不会游泳」都对,只是需要将两种思想结合在一起,下水前有一些基本的知识,不至于下水就喝水。然后在下水的过程中,慢慢体验和总结经验,直至学会游泳。这是我自己的一点感受,不对之处请老师和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