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的一天,在山东某县城的中央大街,原本一家电器城的商铺换上了“京东专卖店”的招牌,里面的商品品类繁杂,简直是一个小型的“京东”。如果你观察的足够仔细,还会发现,类似的场景已经出现在了全国很多地级市。
自从拼多多异军突起后,“下沉市场”就再也没能被人忘记。
这种局面出乎很多人想象,包括阿里和京东,而这一切的源头则是下沉市场,拼多多在电商行业上演了一出农村(下沉市场)包围城市的好戏,如今则正面临阿里和京东的疯狂反扑,阿里将聚划算、天天特卖和淘抢购三者合一为新聚划算,京东推出主打低价市场独立App“京喜”,就是针对拼多多和下沉市场而来。
那么,下沉市场的属性是什么?下沉市场的用户画像、消费偏好、消费能力又如何?如果你是一名PM,你认为什么样的产品更能吸引下沉市场的受众?
下沉市场属性:熟人属性强,重人际关系,消费决策往往受熟人影响,圈子效应强;对价格敏感,追求物美价廉,一般只有线上价格更低时才会购买,同时热衷于折扣或者各种优惠活动;空闲时间多,生活节奏较慢,通勤时间短,但娱乐设施少,没太多去处。
用户画像,消费偏好,消费能力:下沉市场18岁以下、46岁以上用户较为集中;相比非下沉用户,下沉用户拥有更多闲暇时间刷手机,在醒着的时段,活跃用户占比都更高;下沉用户收入水平普遍低于非下沉用户,表现在线上消费能力略低于全体网民,终端价格在2000元以下比重也偏高,导致下沉用户对于现金奖励、价格等非常敏感。
消费偏好:下沉市场的用户群众生活节奏普遍较慢,空余时间相对较多,在设计产品上,产品内容可以进行休闲娱乐的垂直细分,比如快手APP;下沉用户“触网”不久,用户界面越简单越能激发他们使用意愿,所以要考虑更多简洁方便的界面刺激下沉用户使用,因此更大APP出现了“极速版”;下沉市场的用户是对价格较为敏感的群体,因此可以在产品上设计一些“好友分享”功能,在邀请好友模式的影响下,下沉用户为了得到更多利益,督促身边的好友进行阅读,如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