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县城读高中以前,我一直生活在小小的农村里,娱乐活动很少,对于农村小孩子来说,除了爬树摘果子和下河捉鱼以外,就属赶集最振奋人心了。
那天农历逢八,是赶集的日子,奈不住苦苦请求很久的我和妹妹,父亲叹了一口气,终于还是带上了我们去赶集。离赶集的地方有十几公里,我们坐着农村赶集时特有的三轮车,车厢原本是没有座位的,司机叔叔从自家搬了几张长凳板就算是座位了,车上都是附近几个地方的人,多是中年妇女和老人。不远处一个老人扛着鼓鼓的蛇皮袋颤颤巍巍地来了,司机大叔急忙迎上前去,接过蛇皮袋并把蛇皮袋放在了凳板下。“刘老头,你这一圩又去卖稻谷,看来今年打了不少啊”村里的胖大嫂拍了拍蛇皮袋,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可不是吗?我看你家的院子都晒不住了嘞!”良伯跟着附和道,刘爷爷摆了摆手,“人老了啦,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呐”。
集市上,父亲先带我们去吃了赶集才有的米豆腐,卖米豆腐的奶奶黑白参半的头发总是梳得齐齐整整的,脸上皱纹的幅度就跟她微笑时弯弯的眼睛一样好看,这儿的生意很好,桌子总是擦了一轮又一轮。一碗热乎乎的米豆腐上面铺了满满的一层猪血和猪肉,猪是每次赶集起早杀的,所以猪血和猪肉特别鲜嫩,再撒上点葱花,简直是世间绝味!以至于我们每次来赶集都会先来一碗米豆腐。
路两边摆满了各种自家种的时令蔬菜,像菠菜和空心菜一类的都用稻草捆成一把把卖,价格十分亲民,菜叶子上还带着亮晶晶的露水,父亲小心地挑了两把青菜,和卖菜的老伯聊了几句今年的天气雨水之类的,看老伯的笑容似乎年成还不错。卖猪肉的摊位不少,屠户们的手和围裙都油腻腻的,案板上的刀黑亮黑亮的,只有刀刃还透着雪白,还没走到摊位前,一个卖猪肉的大叔就大声地招呼起了父亲,“中程!快来,今早刚杀的,新鲜着呢”,父亲仔细地摸了摸其中一块肉,又闻了闻,“放心,都是好的”大叔声音洪亮地说,父亲要了一块肉,付完钱后,大叔看了我和妹妹一眼,又割了一小块肉放进袋子里,“小孩子读书费脑,多吃点肉”。
和父亲一起赶集永远不用担心错过了坐车的时间,一般不到两个小时就能逛完。买完东西后,父亲带着我们去坐车,走到集市出口时,父亲想起还有东西忘了买,就嘱咐我们在坐车的地方等他。我和妹妹蹲在马路边,拎着刚买的东西,百无聊赖,想着父亲怎么还不回来,这时,一辆三轮车上的胖大嫂向我们挥了挥手,我们高兴地走过去和她说话,“你们怎么还不走,你爸呢?”胖大嫂问,我们告诉她父亲买东西去了,然后胖大嫂使劲地劝我们“和我们一起回去吧,别等你爸了,他知道回去的”,驾驶座上的司机大叔也不住地说“加上你们两个就可以走了,上来吧”,妹妹扯了扯我的衣袖,小声的说:要等父亲呢,理智告诉我应该在这等父亲一起回去,可鬼使神差的,我还是带着妹妹上了车,心里很忐忑,胖大嫂赞赏地说:“就应该这样嘛”。
回到家,我和妹妹就高高兴兴地看着电视,吃起了集市上买的果冻。“丽丽,回来没”三婶拿着手机在我家门口喊道,“回来啦”我疑惑地说,“他们俩回来啦,你也快点回来吧”三婶对着手机那边说道,只听到一声“嗯”,那不是父亲的声音吗?瞬间觉得很害怕,忘了父亲这回事了。“你们两个啊,回来也不跟你爸说一声,他出了集市没看到你们,在附近转了几个圈找你们,都急疯了,还以为你们被人贩子拐走了呢!”
突然就觉得非常后悔了,父亲在集市看不见我们,指不定有多么焦急呢,而我们却若无其事地看电视吃东西,心里实在惭愧极了,同时又害怕起父亲的责骂。
父亲回来后眼睛扫了一圈,看到我们都在,松了一口气,但仍然眉头紧皱,感觉极力隐忍,张口之际却只说了句“你们呐……”,没有责骂我们,也没有打我们,我更加感到羞愧了。
现在遇到很着急的事情,我总是会想起那次赶集,想象着父亲的焦虑,父亲的爱总是说不出口,关键时刻你却能感受到它的强烈,世界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让爱自己的人伤心,你认为的小事一桩,有可能让他千刀万剐。这一辈子能有几个真心爱自己、不求回报、毫无保留的人?我知道,一个拥有别人对自己的爱的人,应该珍惜每一次被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