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要是没有学习、看书或做成一件事,就顿感光阴虚度,胸怀负罪,心中有愧,觉得跟别人说话聊天都是扯淡,浪费生命。
我有过这样的时候,尤其是在高考结束之后,原本想着睡他个死去活来,把这几年缺的觉都补回来,结果度日如年的等待成绩,让自己一天都没睡踏实,精神反而差点崩溃,索性出去打工,才让自己暂时摆脱了焦虑。
上大学后,自主计划安排的时间多了,这种焦虑又回来了,每天要是发现自己没有学到东西,心情就特别难受。要是跟同学朋友出去玩一天,心里跟做贼似的虚,回来了就算再累必须再看看书,假装学习下。
以前一直没有觉得这是一种病,以为是上大学后的“综合适应症”,直到接触了心理学才懂得一个词叫做“焦虑”,还有一个词叫做“强迫症”,才开始慢慢地关注这种心病,貌似我这样的人得了“学习强迫症”,简直滑天下学霸之大稽。因为我打小爱玩不爱读书学习,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在座位上安静地坐十分钟。
或许还真是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单一重复的学习模式让自己患了这种病,如果我的例子可以当心理实验的话,那是不是可以说:什么都可以让人上瘾,只要重复的次数够量,哪怕是上瘾度很低的东西。
这种病让我下意识的以为没有学到知识是焦虑的来源,于是不油地往自己脑袋装知识,也不管是什么知识(多年后才知道这些不是知识而是信息),本着“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宗旨,一天下来眼疲头胀,就觉得满载而归,收获满满,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鸣金收兵,高枕无忧。可一觉醒来,发现焦虑感又如饥饿感一样如期而至,于是又跟昨天一样再来一遍,每天逼得自己身心疲惫才敢安然入睡,孰不知早已病入肌理,“不治将益深”。其实焦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静不下心来,寻找焦虑背后的因子,而下意识地认为焦虑来源于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于是乎寻找一些让自己麻醉或者麻木的方法来解决,比如买醉等方式,孰不知这只是一种逃避而不是治疗。
肚子饿了,会有饥不择食的情况,脑子空了,也会有饥不择“识”的冲动,但是我们往往关注更多的是肚子的消化不良,却很少去关心脑子的消化不良,而脑子的消化不良是不是就是所谓的“焦虑”,所以我觉得头疼有时候跟肚子疼一样应该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
那怎么治病呢?我爱人杜女士常跟我抱怨,她说她每天脑子学的东西很多,工作也很多,感觉压力很大,很焦虑,然后看我过得比她好就很不爽。我就很耐心地跟她解释道,我说:你看哈,你很会收拾房屋,其实人的大脑也是间房子,你往里面放了很多东西,如果不去归纳整理,它就会很乱,如果你长时间不整理,堆积太多就会很烦很糟糕;相反,如果你每天去整理,堆积的就少,你就在给大脑减负担,你会越来越轻松,你的大脑就会更加高效,头疼或许应该会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