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力,是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全部领域能力的集合。
个人能力和个人能力产品化有什么区别?
你的个人能力只能在你为熟人服务的时候起作用(收费或者免费)。
但如果你的能力变成一种产品,它就能稳定地向任何有需求的人提供服务。
换言之,它能稳定地给你形成信用。
举个例子,你的能力是做培训,但你要是能把自己的能力变成一套体系,能给很多公司提供外包服务,你就等于把能力产品化了(比如周老师):)
什么人才需要把能力产品化呢?
第一,你在某个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专业能力,想要独立面对市场提供服务;
第二,你需要打造一个可复制,能稳定提供的”能力产品”
第三,你希望你的能力产品有足够的口碑,能让用户帮你传播。
为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来举个家喻户晓的例子:
看看梅兰芳大师是如何凭借自己一位京剧大师的身份,创立了流芳百世的“梅派”这个被后人成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的京剧流派。并将其打造成可以传承的“产品”,稳定输出。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排除互联网红利,回到极其苛刻的环境中再来看,打造一个产品,底层的思维模型到底是什么。
那么,梅兰芳是如何从个人能力出发,让自己具备这些产品的属性与特征的呢?
满足需求:站在时代的趋势上
还原梅兰芳生存的那个年代,清末民初,这样一个绝对男权的社会里,京剧界成名的角色都是老生、小生这类代表了社会权利的成熟男性。
可梅兰芳演的是旦角啊,也就是年轻女性,他为什么会红?
你可能会说是因为他天赋好,练功勤奋,所以表演精彩。可在梨园界,这样天赋好,又刻苦的人,大有人在啊。
关于这个成功,梅兰芳做对的第一件事,就是抓住了一个新风口——即找到差异化的需求。
我们回顾1911年这个关键年份,这一年辛亥革命成功,末代皇帝溥仪退位。这一来很多清朝的规定就被废除了,包括不许男女同台演出、男女同场看戏的禁令。
这对一般人来说没什么的新规,对擅长唱旦角的梅兰芳却是巨大的机会,意味着一个时代风口:女性票友要大量出现啦。她们走进戏园子,成为看戏的新生力量。她们更能体会戏剧里女性角色的情感,旦角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也就更为凸显。
赶着这个风口,梅兰芳做了一个关键性的动作,他把老戏《玉堂春》的唱腔改了,听起来更婉转动听。里面有句经典唱词“苏三离了洪桐县”,被他改得与前风格有明显不同。这么一改,听戏的人们一下子就对梅兰芳印象深刻了。
梅兰芳乘胜追击。
两年后,他去上海演出了一出《穆柯寨》。他饰演穆桂英,以女儿身几次打败了杨家男儿,还主动追求与杨宗保的爱情。这就算是放在今天,也是一出当之无愧的大女主的戏啊,更何况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时代。被女性粉丝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
这场演出,让梅兰芳成为全国名角,也被后世评为京剧从“独尊老生”到“生旦并重”的历史转折点。
你看,在这个风口,梅兰芳做对了什么?他其实是赶上了“女性消费力量崛起”这个时代红利,把自己能力里迎合女性需求的部分,强化、放大。
梅兰芳不仅仅满足于提供女主戏这种新产品,他还推动了一件事,这就是,增加了京剧的观赏性。
传统京剧,一开场就唱上四五分钟,观众在这个时间段里其实是没啥东西好看的。
针对此痛点,梅兰芳对京剧的表演内容进行了改革,要从听戏,变成看戏。
梅兰芳排演了一系列时装新戏,《宦海潮》《邓霞姑》等都是新戏,他还穿着时下流行的旗袍、婚纱上台唱戏,观众们一下子就被这种新形态给震慑了。
总结一下,梅兰芳在100年前做的事情,跟我们今天的产品经理干的活儿是一样的:抓住差异化市场,看清它背后有什么样的趋势在崛起,它代表了多大体量人群的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上去一辆正准备腾空的火箭,无论在哪个座位,你都能享受到巨大的趋势红利。
你还需要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如果你是后来者,在任何已经成型的面和体上,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不是你凭努力、聪明,用方法就能在成熟赛道上一定跑得赢别人。你得选择一个差异化趋势,才有作为个体崛起的机会。
稳定产出:打造自己的系统能力
找到需求、定义产品,就能躺赢吗?当然不
如果没有稳定产出的系统,你的灵感很快就会枯竭。
经过认真思考,梅兰芳找到了打造系统的方法:用做新戏的思路,改良传统老戏。
老戏都是有程式的,也就是有流程,你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改革表演形态和细节,每一步就都有了抓手。这样一来,一整个文化系统都可以为梅兰芳所用,他启动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可是,只有资源也不够啊。一整出戏不是只有一个名角就能撑起来的,还需要前台后场的复杂合作才能完成,需要有人改变戏本,写唱词、设计唱腔、设计服装、妆容、舞美、伴奏......这些都需要人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梅兰芳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稳定的供应链——“梅党”
梅党整容豪华,大有来头的成员不在少数,梅兰芳人品好,性情好,善于尊重他们意见,有“被管理”的容量,因而,他实际上成了一个平台:让梅党文人在这个平台上展开协作,充分发挥。这些文人,不但因为梅兰芳获得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还借此名流史册。梅兰芳也一直不遗余力的打造“角上角”,让这些供应链大牛们看到希望。
有了这个供应链的支持,从1914年往后的16年里,梅兰芳出了30多部新戏,平均每年两部新戏,做到了持续、稳定、高品质的输出。梅兰芳还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表演峰峰,也就是“梅派”,其中《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至今仍为京剧迷们津津乐道。
这一切,都归功于梅兰芳把个人能力,扩大成了一个系统的能力。
利用影响力倒灌,提升品牌维度
差异化市场有了,产品输出也持续稳定了,梅兰芳也成了当时京剧第一人,但他开始思考更高级的难题:如何把影响力辐射得更远?
出国演出
这么做的好处就无需赘述了。一下子就从众多的竞争者里脱颖而出。
所以,要想让产品具有影响力,给产品加一个价值维度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再总结一下:
任何人想要把个人能力产品化,都要解决三个难题,而通过梅兰芳的例子,我们找到了三个解决问题的杠杆:
一、找到时代的红利,也就是,在新崛起的点线面体中,完成卡位。
二、嵌入一个协作网络,打造属于自己的供应链。
三、利用影响力倒灌效应,去给产品的影响力增加一个价值维度。
祝你也能把能力变成产品,成为更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