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里总觉得明星很远,只是在屏幕上出现,觉得他们是名人,对喜欢的明星有一种简单地崇拜,觉得遥不可及,有时甚至想如果见到了,我一定会要求合影,要求签字。
1.
历数下曾有幸见过的明星
――稍近距离看成龙,他居然是一个比较害羞的人,舞台上主持采访他时,表情真是有趣,我不再把他当成是武艺超群勇猛精进的“高手”了。
――近距离看“李云龙”,哈哈,比电影里的真人要帅一些(感觉是),擦肩而过,才反应过来是他,有趣,再想找人合影,没机会了。
――听董文华的歌,一米之内,原声无话筒,声音美,表情美。
突然间,觉得明星也就是普通人,只不过是屏幕把他们放大,让他们成为了剧中人,而每一个观众所欣赏和崇拜的也就是屏幕塑造的人。其实真实的他们和我们没有区别,有的只是职业的差距和知晓率的差距。所以,虽然没有合影,没有签字,但我有幸见到明星,感悟名人。
2
有这么一则消息: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和中关村北一条交界处,有一个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小区。如今,这里已经破败不堪,昏暗的楼道里贴满了疏通下水道的小广告,小院里到处可见各种各样杂物。打开搜索引擎,除了二手房买卖,你几乎找不到关于与这个名为“科源小区”相关的任何其他信息。
如今的租客与二手房中介不会知道,三四十年前,这个陈旧、破落、衰败的小区,曾经聚集了“中国最高级的一批大脑”:其中包括59位留在大陆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中的9位,中国科学院首批233位学部委员中的32位,以及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的8位。
这其中就包括“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院士与他的夫人,“中国居里夫人”何泽慧院士,他们从1955年到各自走向生命的终点,他们一直住在这里。直到今天,钱三强与何泽慧先生的房间,还跟他们生前一样,维持着五十年代刚住进来的样子:白粉刷墙,除了木地板,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装修。
在经历漫长二十世纪的历史磨难后,如果中国还有一种可以被叫做“贵族”的人群存在的话,那么,这一间极其朴素的书房的主人夫妇,就是不折不扣的、极其稀有的中国贵族。
我想,这样的明星,是让人仰望崇敬的。
3.
人的每一天没有彩排,普通人和明星的区别在于,明星通过不停的彩排――努力,来塑造完美,而普通人用自已的每一秒来写自己的自传,所以就会有错误,有不足,也就会掩盖很多的闪光点,所以,放大优点,你会更加优秀,让缺点成为特点,你会与众不同......
说易行难,大多数的明星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人,普通人知道没做到,明星知道又做到并持之以恒地做到。真正的努力和勤奋并非流于表面,勤于思考,找准努力的方向才能获得数倍成效。
雷军说过一句话: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让我们努力成为自己未来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