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个月的写作训练营即将在今日落下帷幕。从参加第一期的新媒体到第二期的治懒组,我将近写了6万多字的文字。这一路走来,如慢慢长河,让人波澜起伏又让人回味无穷……
回顾参加第一期写作的情景,我还是个抱着试试写的“菜鸟”。一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写作活动;二来,不知道自己究竟写得如何?那时,每两天要写1500字的文章,并且要给小组成员的文章写评论。题材可以写小组制定好的话题,也可以自由发挥,写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对于一个许久没有系统写作的人,这真得是一种挑战。
凭着自己多年对文字的爱好,我亦然加入了第一期的新媒体写作。
每天在脑海中想着要写的素材,文章的构思和框架,以及如何把文章一气呵成的写好。
写作的内容大多是和生活中的事情息息相关,有关于孩子的、老人的、朋友的,也有关于网络上热门的话题。
我个人比较喜欢写有感而发的文章,身为一个写作人,文章是否能以情打动读者的内心、能否让读者产生共鸣,再我看来是比较重要的。
就像作家周国平曾说:“写文章,尽量做到有感而发,并且尽量减少(不可能避免)自我重复……”
他说一个人唯有真正为自己写作,他的作品才会有比较长久的生命力。
这和我对写作的认同和理解是相一致的。
真正的写作人,如果老是沉醉于虚构、飘渺的故事和人物中,那他写出来的文章是空洞、无力的。只有来源于内心有感触的想法和感受,最终才能进入读者的内心,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感受着文章的灵魂。
有很多写作人困于没有题材可写,不知道自己适合写哪类文章。有题材写时,又无从下笔了。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写作是什么?
作家贾平凹,曾对写作是什么做了一番很好的解释。
“写作就像人呼气,慢慢地呼,呼得越长久越好,一有吭哧声就坏了。节奏控制好了,就能沉着,一沉就稳。把每一句每一字放在合宜的地位—会骑自行车的人都骑得慢,会拉二胡的弓子运行得趁—这时的写作就越发灵感顿生,能体会到得意和欢乐,否则就像纸糊的窗子在风中破了,烂声响,写得难受也写不下去。当然沉稳需要内功,一个人的身体不好,不可能呼气缓长……”
最初,可能写作是兴趣,是抒发,是想把不能说出来的事情借以笔端表达出来,是日记吗?或许,只要写出来,心里不憋了,不闷了就好了。
两期的写作训练营截止到今日,就要与我告一段落了。但写作的充实、灵感的散发、情感的释放,无疑让我更加的热爱写作了。
写作,让我的人生更加地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