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许鞍华有一部电影叫《天水围的日与夜》,来到这里脑海中就浮现了“镇海角的日与夜”,不仅是因为感受了这里的日夜景色之美,还有与当地人交谈中折射出浓浓的人情味,流露出镇海角的温情一面。
镇海角的夜晚
镇海角确实是一个适合发呆的地方,不过这个地方并不好找,我们经过很长一段颠簸的山路才找到目的地,当地人并不称呼为“镇海角”,而是“旗尾山”。因此到了镇海村之后得向村民问路。
由于功课没有做足,到的时候已经接近6点了,一路的山路走来,突然面朝大海,顿感视野宽阔和耳目一新,疲惫感也一扫而空。
海上正有渔民在收网,两边的村民都在卖力拉网,这样的收网架势我是第一次见,刚打回的鱼自然是新鲜,很快就被抢光了。
后来听陆阿姨说是有人出八百块钱租网,然后村民就放网打渔,收回来的鱼全归租客所有。
风景这边独好,实在遗憾,于是决定住宿一晚,明日再看个遍。幸运的是,碰到一个陆姓的人家,陆阿姨一家人都极为爽快热心。
她煮了一大锅海蛎粥,只说没关系,先填饱肚子再说,然后我们入住一晚80元就解决了晚餐和夜宿。
夜晚临近,游客渐渐离开,陆阿姨跟我们聊起天来,听她说当地的情况很是清楚。听她说这个村子里做养殖的大概100多户,明天一早码头在收海蛎,可以去看看。还有不远的城隍庙和镇海卫古城也值得一去。
夜深了只陆续听到渔船的声音,海面上一片宁静漆黑,远处只有几处渔火,散发着橘红色的光,映在海面上,显得很柔和。
镇海角的日
昨晚立志早上起来看日出,5点多钟就起床往海里走,奈何天公不作美,天气不甚好,还好快到6点的时候,终于看到太阳光照耀在海面上。
然后6点钟就赶到码头看渔民收海蛎。
向着蜿蜒的小路走去,能看见绵延的海岸线,陆阿姨说像个月亮的形状,她叫月亮湾。
在宽阔平坦的草地上,有些许雾气萦绕,竟然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象。
灯塔就在眼前,我们却被这画一样的秋千吸引了,她已经开始肆无忌惮地荡起来了。
镇海角的灯塔美丽如画,充满了童话般的气息,指引村民回家的方向。
它也是位于隆教的华东第一灯塔,射程24海里,站在灯塔上可以望大担、小担、金门等地区。灯塔平时民用,战时军用。
此时,天下起了雨,四处奔跑找地方躲雨,正看到有人在建景房,原来是8月拍摄电视剧《一路繁华相送》的剧组,男女主角竟是钟汉良和江疏影。
下过一段雨后,很有“空山新雨后”的味道,也不闷热,凉风习习。
镇海角的温情
雨后虽然天气更加凉爽,我们却淋了一身,发现肚子更饿了,正在考虑该往哪里找吃的时候。回到住处,一进房间,竟然发现陆阿姨在房间里放了碗筷和海蛎粥。
我们高兴坏了,可能在更多现实的环境中呆久了,难以置信陌生人之间还存在这样的温情。
我们面面相觑,一来不好意思,二来心情诧异,然后转为高兴和感动。
还有一位淳朴热心的男士,初到的夜晚带我们到海边吹风,讲周围的事迹。临别时还帮我们打听如何回去,不胜感激。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镇海角的日与夜”,看过了许多美景,还是这样淳朴简单的人间温情最让人留恋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