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之重器的青铜器,不知大家脑海中首先想到什么,我想到的是“司母戊鼎”,现在叫“后母戊鼎”。这件上了中学历史课本的青铜器高133厘米、鼎口长110厘米、宽79厘米,重832.84公斤,绝对是国之重器。
当然了,评价一件青铜器的重要程度还与它的铭文数量有关。比如,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毛公鼎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三宝之一,鼎腹部内壁铸有长篇铭文,计32行,分左右两幅各16行,中间空三行,计499个字。同样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散氏盘,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现在国家博物馆的大盂鼎,内壁有铭文291字。同样存于国家博物馆的虢季子白盘,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
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这件青铜器,叫“利簋”,它体型不大、重量很轻,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铭文也不多,内底铸铭文4行33字。
那它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地位,拥有如此重大的价值呢?这还要从它的铭文说起。
这四行33个字,经专家辩论,全文如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
著名学者张政烺先生用现代话翻译一下铭文,就是: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
这段话很好理解,记载了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武王伐商的“牧野之战”。在利簋发现之前,有文献记载“‘牧野之战’发生在甲子日清晨。”如《尚书·牧誓》中说:“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效牧野”;《逸周书·世俘》中写:“甲子朝,至接于商。”但不少人仍有疑惑。利簋及其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不仅澄清了大家的疑虑,还让专家结合《国语·周语下》的记载,最终确定这一天就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利簋上短短的33个字,破解了一个历史学的著名悬案,这实在是太重要了。于是,它又被称为“武王征商簋”。
2012年,《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杂志)独邀九位考古以及文博专家,在国宝中做取舍之间的思量、权衡,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分别是:金银器“太阳神鸟金饰”、青铜器“西周利簋”、石刻壁画“秦石鼓文”、文献书简:《孙子兵法》竹简书法:《平复帖》、绘画:《五牛图》、工艺品“真珠舍利宝幢”、陶瓷“定窑孩儿枕”和玉器“渎山大玉海”。
利簋是1976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西段村村民在打井时发掘的。村民们发现的是一个西周窖藏,一共出土了151件青铜器。
所谓西周窖藏,就是西周中晚期,由于不断受到西方犬戎的威胁,不少王公贵族被迫迁徙,而家中一些贵重的物品,特别是青铜器无法带走,就挖坑埋掉,期待有朝一日能回来,再把它们挖出来,但这一离开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个簋叫“利簋”的原因是制作者叫“利”,这在铭文中已有说明,他铸这个簋是为了纪念先祖檀公。那么,利是什么人呢?
据学者唐兰分析:利就是周初名臣檀伯达,达可能是字、利是名,名字相应。
利簋的造型也很优美。深腹,双耳有珥,作兽首口衔鸟头状,圈足下有方座。腹部和方座座壁的纹饰是以饕餮纹为主题;两侧加饰倒夔纹,圈足饰夔纹,呈二方连续图案绕簋一周;方座面四隅加饰蝉纹,方座上的兽面造型与利簋腹部的主体兽纹相仿,都用云雷纹为底来衬托主题。兽面巨目凝视,森严恐怖。兽面纹、夔龙纹和云雷纹三种纹饰,线条流畅清晰,共同给这个肃穆庄严的西周铜簋平添了几分凝重和神秘。
在国家博物馆众多青铜器中,利簋显得很不起眼,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忽略,我认认真真地拍了它的每一个角度,现分享给大家,如您有机会到国家博物馆去,一定要近距离去看看它,它就位于地下一层展厅基本陈列“中国古代陈列”第二部分“夏商西周时期”展牌后左侧展柜中的第四件展品。
本文由听书读书共分享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