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金木水火土的世界,人世间也有五行之分。况宇宙经纶,时空交替着变,万事万物都逃不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朋友。走过了一些山一些水,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再来品"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才知道是一种胸怀和善意的表达。
试看唐朝的玄武门之争,刀光剑影,不就是兄弟杀着兄弟?也不知苟活着的太上皇李渊作何感想,寒食鬼节之日,床前明月之时,怕是心生凄凉吧。贤达如陶潜者,也担心自己死后,五个孩子锱铢计较,故作《告子俨等书》,察己论史,叮咛嘱托,希望他们能够做到尚贤思齐。
少年时期的诸葛亮,聪慧机敏,父母死得早,跟随叔父诸葛玄,在袁术手下讨口饭吃。袁术派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豫章,也就是今天的南昌。可是到任不久,袁术新败,朝廷派朱皓来接任。诸葛玄只好带着一家子老少,投靠荆州刘表。刘表念及旧情,划了一块地安置他们,诸葛亮这才在隆中,有了定居之所。生于战火硝烟年代的他,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深谙乱世身存之道。在他躬耕陇亩,尚未走出茅庐的那段岁月,其内心也时常是充满矛盾的。读其文,观其人,既有一展雄才,荡平天下之志;又有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之心。不然,何以好为《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彊、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在这首几千年前的古老曲调中,扑面而来的,满是悲凉和残酷的血腥气息,似乎功名和丘冢之间,也仅是一步之遥。在农事之余,诸葛亮要么读书,要么交游,再有空闲,就喜欢坐在树荫或竹林里,轻嗅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清香;感受田野里释放的,大自然亘古不变的荒芜。而后抑扬顿挫,击节放歌,歌的就是这首《梁父吟》。声音洪亮,弥久不散。以至于附近的耕者也学会了,农事或是闲暇,学着他的样子,学着他的腔调,唱将起来,逗他取乐。
智者所做的事,时常沦落为时人的笑柄。因为他们实在是品不出其中的道理,所以诸葛亮也懒得解释,微笑着,神神秘秘,毕生都在用华贵的锦囊,装着妙计。大凡男人,都希望自己的老婆,漂亮着,美丽着,时尚着,软语温存,贤良慧爱,有红袖添香的气质。诸葛亮却做了一件与世相违的事,令时人大为不解。有一次,高朋阔谈,在宴会上,遇见了沔南名士黄承彦,黄承彦这个人,坦荡超然,高爽开列,有君子之风。他当着大家的面,对亮说:“打听到你想找个老婆,老夫有个女儿,名月英,长相丑陋,黄头发黑皮肤,但是才能可与你堪配。”诸葛亮随即答应下来。时人以此作为笑料,乡里乡亲奔走相告,调侃嘲笑,并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足见黄承彦这位女儿在当地丑得出名,而诸葛亮却毕恭毕敬,嫁娶那天,牵着黄月英,陶醉不已,像中了头彩一样。
在荆州躬耕,隐居的这段日子里,诸葛亮与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石广元,汝南孟公威,情好日密。四人都是在荆襄游学时,相互认识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同学关系。 每逢清晨和夜晚,无师授课,生活显得平淡从容。诸葛亮时常在馆舍,或者山水间,静坐明志,抱膝长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学子们都认为他有神经病,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后来孟公威思念故土,想北上到家乡发展。诸葛亮对他说,中华富饶辽阔,哪里不是士大夫的安身立命之地,遨游何必故乡邪?言辞之间恋恋不舍,为自己身边少了一位可聊可诉的知心朋友惋惜。
在四位相处的朋友之中,尤以徐庶的个性特立独行,爱憎分明。他自幼拜师学艺,苦练武功,好击剑,行侠仗义,常以仁侠自居。喜欢结交江湖志士。汉灵帝中平末年(188年),因身边一位朋友遭恶霸陷害,心生激愤。在月黑风高之夜,用白垩涂面,闯入那厮的深宅大院,拔刀溅血,除暴安良。虽然成功了,但自己被越来越多的官兵围困,最终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审讯,可徐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无论狱吏采用何种手段,他都不透露朋友的底细,暴露自己的身份。后经友人多方打点,方至脱身。通过这次事件,使徐庶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不足以铲除人间不平事,剿尽天下害人虫。于是他审时度势,发奋读书,从此走上了弃武从文、救世济民的道路。
人的一生,若想有所建树,除了独到的眼光,超凡的见识,还需要一定的时与势。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英雄乃时势所造,就是如此。有好奇之士,曾就这一问题,请教晚清重臣曾国藩:自己作为汉人,为何能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建功立业?曾国藩笑而不答,只是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朱红色的案几上写下“机缘”二字。我时常想,刘备闯荡大半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阅人无数,虚名也是汉朝皇叔,为何不顾关羽张飞的劝阻,三顾茅庐,执意邀请一位二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加盟自己的团队,这其中的深刻原因,非徐庶莫属。正是由于徐庶在刘营抗曹的表现,和北归救母的大义,以及临别时的大力举荐,使刘备猛然意识到诸葛亮的重要性,促成了三国的鼎立。
刘备在三顾草庐之中,有两顾,是君臣不曾相遇的。一顾碰上了崔州平,向他拱拱手:山野之人,无意功名。飘然自去;二顾遇见了石广元、孟公威,在小馆子店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对刘备的诚请不感兴趣;还有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在雪地里骑着毛驴,吟诗自赏,独叹梅花瘦。这些,是不是诸葛亮急于用世,让友人为自己表演,张罗一番呢?年轻时读三国,我曾是这般怀疑过。及至成年,才知道那时的我,浅薄得可以。因为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他们无意功名是假,权衡利弊是真,此后都相继在魏国谋求了一官半职。当时的刘备真的是黔驴技穷呵,寄人篱下,借居小城新野,随时都有大浪淘沙之忧。
崇尚道家的诸葛亮,何尝没有看到刘备身边潜在的危险,他的的确确是想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他之所以答应刘备,出山相佐,委实是眷念他的三顾之情,三叩之拜。人生感意气,功名复谁论!当他讲完《隆中对》,走出草庐,和刘关张一起骑上征战的烈马,再回眸自己日夕相伴的茅屋,内心无可名状的情愫涌上心头,夕阳照着他的村庄,照着他曾经笑傲的竹林,林影斑斑驳驳在流光中表述着从前的美好。他对送他的弟弟诸葛均挥了挥羽毛扇:好生在家耕耘薄地,勤收广种,我助刘皇叔兴复汉室以后,还会回来打理。
但是,他再也没有能够回来了,再也没有回到隆中,躬耕他的一亩三分地。
他最终将自己的血液融入了蜀汉,把毕生的柔情交付了月英,把自己的肉身葬在了定军山,把自己的赤胆忠心悬挂在历史的长廊中!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向国家汇报财产的丞相。在他治理蜀汉期间,修渠薄赋、为民谋利、道德盛行、法律公平。常念天下三分不利后世,夙夜忧叹,鞠躬尽瘁,真乃治世之良才。无论是英雄还是平民,也不管是奸雄还是盗贼,路过他的祠庙或者墓地,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谁都会对他崇敬有加,内心肃然。史载桓温征蜀,犹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虽然此事从年份考究,不足信。但又未尝不是民声民心。
人处在高位,权倾天下,高处不胜寒,是不会有朋友如昨的。这既是自己的地位造成的,也是人生的经验使然。 诸葛亮担任丞相的时候,经常向手下人谈及自己青年时代相处的几位朋友,“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可见他处于显职,非常希望有个人与自己推心置腹,明理抒怀。或许赵云是自己的朋友,但同朝为臣,一文一武,除去年龄因素,更多的是彼此的尊重和敬佩。或许马谡是自己的朋友,相互之间谈兵论事,朝夕相处在一起。但街亭之败,为了正军纪明法理,斩了人家。斩了,就不是自己的朋友了,哪有朋友杀朋友的。
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三出祁山,北伐中原。
初秋的凉风掠过浅草的青黄,在蜿蜒盘曲的山路上回旋,小道顺着山势绵延伸展。深谷的茂林地带,时而传来山鸡和野鸟多情的叫声,以及行军队伍中战马的嘶鸣。白云朵朵轻盈,蓝天深邃如洗。坐在四轮车上,看着异地的风景,诸葛亮昏昏欲睡,往事旧梦又泛涟漪。是呀,人年纪老了,都喜欢怀旧。他沿途惦记着,很想知道昔日的朋友在魏国怎么样?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在任郡守之类的官职,徐庶也是右中郎将,之后辞官隐居帽子峰,很是惊讶:魏国人才济济吗?为什么他们不见用呢?后来问及他们的细节,了解到徐庶为了救母,拜辞刘备,进曹营后,十分依恋故主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盖世的谋略和才情,但不愿为曹室出谋划策,与蜀汉为敌。因此在曹魏历时数十年,远离政治军事,无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魏人流传歇后语:徐庶进曹营,身在曹营心在汉。听罢,诸葛亮连连叹息不已,默默无语,眼角流下了两行清泪。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纵使诸葛亮出师未捷,将星坠落五丈原,又如何?有朋友徐庶,为了他走出草庐,扶他上马,为他扬鞭催发;之后又为了他,牺牲自己,投鞭江渚,退隐山林,散尽一生的才华,不事曹魏,成就他的蜀汉伟业。不是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能遇到这样的友情,何况诸葛亮到了白发暮年才知晓。
高山流水在,尘世醉知音!
(2011-8-16 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