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是出于善意的帮忙,以为做了好事,可是到头来却无端被别人指责,你会是什么感觉?
感觉不爽啊,醒醒吧,别那么地关注自己的感受,那么多愁善感了!帮忙原本不求回报,你尽力就好,凭心而做,和别人领不领情没有关系。你帮了忙,内心感到充实,觉得时间过得有意义了,就可以了。别人毕竟与你看事物的眼光不同,出发点不同,当然发出不同的声音也很正常。
实际上这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不同的声音。
当看到有人扶起摔倒的老人时,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别装了,把老人撞了还装好人?是想逃避责任吧?开始怀疑地看待这件事,并且百般挑剔。你做得细心到位,就认为你有负罪感才这么做,你略有疏忽,就是你没有诚意,只想逃避责任。看来看去,他什么都没做,可是却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还有一部分人也许会想,他们原本就认识吧?要么是亲戚?然后心安理得地想:“朋友帮忙才是应该的,我只是路人,素不相识的,就不给他们添乱了”。麻痹自己,并选择性眼瞎。
就连老人自己也认为,“不是他撞的,他为什么来帮我?没错,就是他撞的”。我们以为老人是老糊涂了,实际上只是他在平时的生活中形成的惯性思维在作怪,生活中碰到不公的事情多了,自然会形成一种自我保护模式,一旦觉得受到伤害,马上主动出击。
估计只有微乎其微的可能性是有人愿意和你一起把老人送去医院。即使面对同样的场景,和你有同理心是非常不易的事。何况是做好事?
因为人们总是习惯第一反应会把别人想得低劣,而不是善良、美好,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或许只是以前因为自己的轻信吃过苦头,从此就连井绳也不敢碰了。
下面的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
人家成功了,是因为运气好,站在了合适的风口上。
要么一定是投机取巧,钻了什么空子,捡了一个大皮夹子。
要么就是长得漂亮,又会溜须拍马,总有猫儿会吃腥,就上去了呗!
我如果......然后心安理得地等着天上掉馅饼。
我们潜意识里都想有安全感,而保持自己现状不变是感觉最安全的方式。不管是做好事还是想要出人投地,只要感觉到一点风险,我们就站在原地不动,要么把头埋进土里,要么装死。
这难道是几千万年以前就有的动物本能的自我保护?这个问题似乎越谈越深了,要不要也来谈谈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