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的精读主题营打卡结束了,我还挺诧异自己在最近如此疯狂的忙碌中,不但坚持了下来,还在每天12点之前完成打卡。今天听微课,听到一个观点:你的拖延症都是目标不明确导致的。这十天的打卡让我深以为然。当你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有了时间也不会有强烈的行动意愿。
1、确定你的核心目标
最早在主题营的说明里就提到了,选一本可以帮助你解决现阶段问题的书。我挑选的是《说话的魅力》,因为最近正在开表达力系列课,希望可以在原有框架里添砖加瓦。
带着这个目的,每次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都会和以往的知识进行对比。哪些是之前懂了的,但是有更好的案例,哪些是之前完全没有注意到的。合适的例子、新鲜的观点,都可以融合到之前的知识框架里,新知识加上旧知识,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往往不到二十分钟,就能完成一篇读书感悟。并且还可以把感悟放到我的知识星球上,和更多关注表达的朋友分享。
确定核心目标,也是筛选知识点的关键。这本书是一本科普类的书籍,面面俱到。但是在阅读和撰写读书感悟的时候,我从中选择了个人认为最关键的,以及我之前没注意到的方面进行精读和思考。不但自己有话可说,分享给其他人,也有借鉴意义。
其实扩展到生活中道理相同,我们想做的事情,想学的东西有很多,但是只有符合目标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2、制定合理规划
包括根据内容制定规划,也包括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规划。
在内容的规划上,我的方法是根据目录制定阅读计划。在起初浏览目录的时候,我就大致把内容分为十个主题,每天围绕一个主题来写。每个主题的设置相对独立,又包含足够量的内容,不会太细碎,写起来也就很容易扩展。另外这些主题也是和我之前的知识体系相匹配的。
在时间上,有了上次打卡失败的教训,这次遵循“早做”的原则——要求自己在12点之前必须完成。全程下来,阅读和写作都是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的。
最近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更加意识到,凡事早做准备真的很有必要。否则永远处于应对 deadline 的慌乱中,做起事情来也会很没有成就感。凡事提早一点,可以足够从容地进行优化,比如我在打卡的时候还会加入思维导图,帮助自己和他人梳理文章内容。当次打卡获得了最佳勋章。
言归正传,当目标和计划确定之后,大脑的“指令”就清晰很多。我每天利用地铁上的通勤时间,工作的间隙挤时间,可以轻松完成打卡,无需占用太多其他时间。
以前虽然在地铁上也看书,但是在没有押金压力和明确规划的情况下,总是觉得很没有成就感,有时候几页书看了好多次,也没记住。
原来碎片时间利用的前提是:压力+目标+规划
3、反思、反思,还是反思
所有的阅读都是为了实践。只有把阅读和实践结合起来,才是有意义的阅读。我们常说一句话:“输出倒逼输入”。为输出进行的输入效率更高。
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讲课,本身就是为输出进行的输入,再加上我的工作经常需要和人沟通,另外写读书感悟也是输出。强烈的输出需求会促使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反思。反思自己讲课够不够通俗、线上分享声音好不好听,和别人沟通的时候能不能做到“成事不说”等等。可以马上用起来的,才是知识,而反思,是连接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
4、形成习惯的力量
十天时间其实不足以改变什么,但是可以带来很多启发。比如关于碎片时间利用的方式,读书之后写读书感悟,这些都可以继续做下去。
以前我阅读的时候做书摘比较多,很少写感悟,觉得麻烦。通过这次活动,发现写感悟也没有那么困难,可以形成输入到输出的良性循环,另外,还有利于沉淀干货,放到饭团和知识星球上,又可以分享给更多人,一举多得。
现在我打算把书单上的书一本本找出来,打算把他们都精读一遍,读完写感悟。依然是利用碎片时间完成。慢慢养成边读变整理、输出的习惯。
等这20本书读完,还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把共通的道理和它们可利用的方向重新整理,用到普通话和表达教学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