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的惯性(wm 197049)
趁此感觉,写下些许感觉。
如同好多时候,人的感觉好像和行动是同步的。但是要等到一种感觉浓重,沉淀发酵,总是在行动之后了。有些事情的感觉,发酵的触媒就是时间。去某一个地方,初到的感觉,和中间体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而真正好的感觉,是在你离开那里好久好久以后。
但是有一种地方,等到要离开的那一刻,你的感觉突然浓了——不舍得离开。
清街有雨,石板映光,爿爿小店,静静那里。又清净,也温暖。三三两两人,微雨中走。
斑驳蓝墙,风蚀门窗,灯笼独挂,绿植悄长……
这样的雨夜,找个小店,双手捧着杯子喝点什么,望着窗外小街,想点什么。里面是温暖,外面是潮湿,人成了这里的一部分,最好再有淡淡的音乐,如果,什么声音没有也好。
就是这种感觉。人坐在火车上时候,心还在昨夜的雨里头,那家小小的咖啡馆坐了,趴榆木桌边,摸着很舒服的杯子外壁,看着窗外,看着碎屑雨点粘在玻璃上,又模糊,又朦胧,映着红灯笼光,成了红霞;有毛丝股股流下,玻璃上沿,成了刘海般细碎。
人是被感觉戏弄的。又喜欢被戏弄,有时候被动的感觉胜过主动,被动的感觉更深。更客观。
是自己被放进这样的环境里头。其实不是人进了去,而是思想进了去,思想像洁白的娟,洁白的纸,沾染那些色彩,那些声音,那些味道了……
人和人之间,也是感觉。
初识他人的感觉,是现实的对方和自己的幻想交融在一起。有现实的陌生,有一厢情愿的好感,宁肯骗了自己,把好的感觉附着在一个毫不相干的对方上面。
这个时候,不论怎样的对方,都是美的。不是声音,就是形象,再么,就是那种说也说不清楚的气质。人有时候能把人身上说不清楚但是能感觉到的,归于气质。就像医生把琢磨不清的症状,归于一些绝症。
感觉也是一种绝症。
活在感觉中,就是得了绝症。我们不愿绝症,却不得不绝症。那就是,要尝受各种各样的感觉,感觉是药,永远治愈不了我们的绝症,这是个宿命。
佛曰,贪,嗔,痴,就是各种感觉。
说白了就是,主动的感觉表现出贪欲、气恼和痴迷。综上所言,有一个“执着”在里面,所以,被动感觉的人终究成了幸福的人,当然有人就是常被外物推开感觉的人,换言之,他们往往被幸福垂询——不期而遇的幸福。
不期而遇的幸福,才幸福。预谋而达到,终究达到,有幸福的成分在里面,更多成分是满足。不满足,等待满足是幸福,真正满足以后,倒不见得幸福多少。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感觉。
等到见识到一个人、一些事儿,比如咀嚼饭食一样。气味是综合的感受,有色有味有触 觉,等到你咀嚼开这些,几乎成了机器。机器就是照着机器的原理走的,并不一定是感觉的力量。越现实,越没了感觉,那只是感受。
相比较的,惯性的感觉更美,更享受。对一个人的感觉,类似于对一个地儿的感觉。最好是分开,才能真实察觉对此人的感觉。暂时的空白被别人填充,思想却停留在原先的人上面,也就是说,行动已经远离,感觉才姗姗来迟,沉淀,浓缩,这就是所谓感觉的惯性。惯性的感觉来临于现实远离之后,感觉是黏稠的,迟缓的,浓重的,邀之不来,挥之不去。
人们爱说一句话:离开了,方知他的好。也就想着他的好。
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由于有了距离,每种事物只有在一定距离才会看得清楚真切。逃出原先那个我,用现在的我,看过去的那些。
另一方面是,感觉存在回忆里,回忆是个特殊的东西,能把毛边磨损,反把内核彰显。于是,他的好,都真切明白了。
再者,还是感觉的惯性。人是迟钝的狂想者,好多行动源于生物本能,要说人对一件事物完整的感觉,除非同时有经历前、经历中,经历后的感觉,否则是很难剥离清楚的,说的是剥离现象露出本来的能力。
提前感知感觉惯性的人是智者。智者本身没啥欢乐,不过对于智者,就不是拿欢乐不欢乐来衡量的。智者自有智者的满足,更多的幸福是,他们沐浴在思想的阳光里。
真是个难能可贵又绝对引导别人感受不了的事儿。(wm 19704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