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宫心计系列”文章的前世今生:宫心计系列,是我2014年的时候写的一系列文章,当时一共写了12篇,如今4年已过,心境也有了些许变化,现在把文章经过再次编辑整理之后发出来,让更多的看官们看到,希望得到更多的共鸣。文中事情如不特殊注明,都发生在2014年,请各位看官知悉。】
【写在前面的话:2014年的夏至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本想捡起扔了十年的笔,再疯魔一把,但是实在是身不由己,咱还没到能凭着一支笔吃饭的境界,还是得把主业搞好了不是。已经将近一周没写总结了,看着草稿箱里躺着的几篇存稿,却怎么写也写不下去。本想明天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发的那一篇“宫心计”,但是因为貌似被安排了国际留学生面试,估计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去写稿了,那些存稿就躺那,慢慢等我有大段时间的时候往下写吧。这篇文章涉及我对这个社会的一些看法,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异议,欢迎讨论,但不许人身攻击。】
【写文背景】
帝都,炎夏,目测已经过了下班时间,手头的工作还没忙完,这是极少的加班情况,给老妈打电话报备,意思是要晚些回家吃饭,没等我说完,“啪”的一声,老妈已经把电话挂了。(这是太后在为她宝贝外孙打抱不平了。)看一下办公室,目测大会议室竟然还有三位客人没走,都是之前基金公司合作的熟人H先生及其下属,我就问他们是否在等我们大老板,H先生说已经电话会议完了,他们正要离开,随行的Y小姐看见我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我也和她微笑致意。Y是我们合作*基金公司的行政负责人,我是负责人力的,之前筹备公司的时候没少打交道。
Y说:“你看你多命好,就在北京,哪像我,还得经常去S市。”
我说:“我也是没办法,公司总部在这里,毕竟S市的*基金公司事情也不多不是。”
Y说:“亲,你看你年纪轻轻的年轻有为。。。。。”
我连忙拦住话头:“我亲爱的Y,你这是说谁啊?损我那是不是?我这在我们公司除了几个老板之外、还有财务总监,我就是年纪最大的啦,呜呜呜!”
Y:“不可能!我是70后,我看你最多也就是80后。”
我:“亲爱的Y,你怎么这么可爱呢?眼见未必为实。”
在等着H总等两个领导出来的空档,我悄悄在Y耳边说了我的年龄,Y睁大了眼睛:“真的,还是假的?”
我:“骗你,我有什么好处?”
Y说:“那你有什么保养秘籍?分享一下?”
我:“我的秘籍就是‘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我亲爱的Y,此中深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哦。’”
此时电梯来了,Y还要等她们两位姗姗来迟的领导,而我要急着回家,Y和我恋恋不舍的分手了。
【“同工同酬”是个伪命题。】
当我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对“同工同酬”深信不疑,但是,随着在职场时间推移,眼见着“同工同酬”(在这特指男女同工同酬)竟然是个不知何时才能实现的“职场梦”!
以下现象肯定是司空见惯,如有不足,请大家自行补充:
1、职场女性生命实际工作时间往往短于职场男性,这导致教育背景相似、职业经历相似的男、女从业者的职业总收入差距;
2、在同等的机会面前,领导往往更愿意考虑男性候选人;
3、甚至有的法律观念不强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里就明确规定某高管岗位仅限于招聘男性;
4、职场女性在晋升上面往往比同等职位的男性更容易遇到“玻璃天花板”;
5、在考虑奖金分配问题上,在考核成绩相近的情况下,男性往往比同等职位的女性奖金偏多。
。。。。。。。。
(各位看官还可以自行补充)
想当年,偶也是坚信“巾帼不让须眉”的一枚“职场新兵”,坚信自己通过努力,不会比男人们差,拼了命的工作,但结果呢?薪水还是不如职位相近的男性同僚们多(不和一线比,纯粹和其他后勤支持部门相比,咱在人力当然知道内情)。当问起领导分配奖金终审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考评成绩相近、职位相同,奖金却差将近三分之一),领导说男性同事回家要养家糊口。(当时听得我是一脑袋黑线,难道我就没有家人需要养吗?)这时领导的第二句话来了——你反正是家里有人养你。一句话,把我堵个半死,好吧,难道在您眼里女人都是弱者,都是需要被人养的吗?
时值老公在帝都某国企任职,他加起来其实和我差不多,年景好的时候,我还能比他多收三五斗的说。老公的头衔听起来光鲜亮丽,但是,实际上的好处真没有。我听领导这么说,真相了,原来即使再拼死拼活的干,“同工同酬”真正实现还遥遥无期,这还是大公司,要是小公司,不更是如此?
既然如此,我就请我老公辞了职,找工作,把养家重任彻底背在他身上,而我呢,则换到一个小公司,以家庭为重。在我看来,我们家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是以我老公养家为主,老公和我都更换完工作之后,我把自己的QQ签名更换为:“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3万张照片和3年失去的时光】
公司工作虽然超级繁忙,用我们同事的话说:“我们公司是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骡子使。”但胜在体面、收入让我满意,当奖金事件发生之后,我曾经犹豫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否要辞职,是一次电话改变了我整个的想法。这次电话是我和某公司CEO的一次偶然的通话(叫他T总吧。)
当时,我已经向我们领导提出了辞职,领导没有接受,让我回去好好考虑,就在这时我接到了T总的电话,当正事谈的差不多时,我将自己的犹豫说了出来,我想毕竟T总站的高,看得远。
T总当时在电话那端沉吟片刻,说:“这事我没办法说什么,你现在孩子才一岁多一点,我就给你讲一个我自己i的故事吧。我家儿子出生的时候,正赶上我们公司初创,我带着我们员工没黑没白的干,连孩子出生,我也就陪了妻子一天,其他的都拜托岳父岳母照顾。从孩子出生到孩子3岁,整整3年,我起早贪黑,说句话你可能不信,3岁之前的我没怎么见过醒着的儿子——早晨我开车走的时候,天才蒙蒙亮,儿子还没起,晚上,我回家了,最早十一二点,孩子早就睡下了,对一个创业者而言,周末、假日那都是奢望。可是,有一天,偶然间我看到妻子正在忙碌的在家里电脑上整理一个文件夹,我走上去好奇的看着,竟然是妻子给儿子从出生到三岁拍的照片,有三万余张。这些照片对我而言都是极其陌生的,照片里的儿子,对我而言也是陌生的,看着看着,我嚎啕大哭。3年,虽然我创业成功了,但是失去的3年,是再也补不回来的,那些照片里,只有妈妈、姥姥、姥爷,我这个爸爸永远缺席!我宁愿自己走的慢一些,我想即使慢一些,多陪陪儿子,公司一样会成功,只是时间可能会要5年,5年我可以等,但是孩子等不了,孩子已经长大了,我永远的错失了他的前三年。”
T总说完这番话,没再继续,估计是说到了伤心处,挂断了电话,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改变现状,于是有了上文的调整。
转换完工作的我,真是无事一身轻,再没有加班到凌晨的记录,可以按时去美容院做美容,也可以定期陪儿子上他喜欢的柔道、英语课,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成几十倍的增长,原来儿子沉默寡言,我更多的陪他之后,他慢慢接纳了我这个曾经忙碌的妈妈,现在愿意更多的和我呆在一起,当然,前提是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如果爸爸在家,我这个妈妈就自然退居二线了。
每当我怀疑自己当初决定的时候,我都会回忆起T总当年给我讲的3万张照片及3年失去的时光。
在我心里,家人永远比工作重要——因为我知道,工作不可能伴随我们一辈子,只有家庭,才会伴随我们走完剩下的人生道路。
Tips:避开政治不谈,当今的社会所有的规则、制度几乎都是男性制定的,男性制定的规则、制度肯定首先保证的是男人们的利益,男人们在他们约定的框架内玩的不亦乐乎——政治、经济、战争,而这些游戏,又有几多女性能够参与其中呢?日本为什么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崛起,得益于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日本女子婚后彻底做全职太太,倾力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成长差异的,其实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当我们在追求短暂的眼前的经济利益的时候,我们又丢失了什么呢?自己的青春?还是孩子没有陪伴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