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开始实行996工作制,都快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什么了?生活是严丝合缝的,被工作填满。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一整年都没休息。年初定好的flag,估计很多都会泡汤了!该怎么办?这是一个网友在工作中遇到的烦恼!
的确,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职场人不管是主动繁忙还是被动要求,几乎都很忙碌,每天几乎都有很多事,填满全天的行程,到了年底,回望总结那一年的时候,不禁自己打脸,一个个flag无情的倒下了。只能一声哀叹,哎,时间都去哪了?
然而你身边还会有一些人,他们的事情也很多,但是好像永远活力满满,一年到头,看到他晒出自己的收获时,你有不禁自我反省:为什么他能做到,我就不行呢?
其实,很多人都面临这个问题:很忙碌但是却又碌碌无为,好的flag,好的创意年年立,年年倒,到最后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其实这都是因为不擅长管理自己的精力。
面对这个问题,美国创意项目服务平台Behance创始人,斯科特.贝尔斯基在他的《让创意落地》这本书中指出,只有掌握让创意落地的力量,才能充分发挥潜能,让创意落地开花结果。而让创意落地的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精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所有物。
《让创意落地》这本书,是Adobe首席产品官,全球创意项目服务平台Behance创始人多年创意项目管理经验的心血之作。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大选创意总监斯科特· 托马斯、谷歌创意实验室创意总监吉·李(JI LEE)等诚意推荐。
那么对于我们忙碌的职场人,如何让自己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好点子,那些有创意的Flag,可以早日落地生花,这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呢?
《让创意落地》这本书,斯科特.贝尔斯基组织与执行、群体力量、领导能力,三个角度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可以帮助你让每一个创意项目变成真金白银。
个人以为,精力管理是我们让创意落地生活的关键一步,如果把精力管理比作一块电池:糟糕的精力管理者:充电慢、耗电块,优秀的精力管理者:充电块、续航时间长,想要成为优秀的精力管理者:应从以下三点来管理我们的精力。
01给自己节能 合理分配精力
人一次只能聚焦一个行动步骤,所以必须进行优先次序排列。在各种事项中管理自己的精力。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精力管理者。
《从善》杂志,是一本专注于慈善公益的月刊,团队成员是一群理想主义者,有一次,本书作者跟杂志的发行人以及团队沟通的时候,他们提到自己的困惑:他们既要全力以赴完成没项任务,又对完美孜孜不倦,所以繁重的工作量,让团队每个人都不堪重负。
作为个人,更应该有意识的管理自己的精力,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精力管理者,关于如何管理分配自己的精力,《让创意落地》的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即:当你决定将自己宝贵的精力倾注到哪里的时候,可以把所有项目用一条精力谱线记录下来。
1) 画出自己的精力谱线,将任务可视化
谱线的最左端从“极高”层级开始,逐渐衰减到最右端的“空闲”,这样,你就可以清晰的知道自己该给每个任务分配多少精力了!
2) 观察精力谱线,了解自己的精力分配
置于精力谱线左端“极高”区域的任务,应该是当前最重要的项目,值得花费你大部分的精力。而右侧区域的任务,有趣但不重要的项目,不值得投入太多精力!基于此可以合理的分配自己的精力。
3)纠正错误的精力分配,合理调整精力分配
很多人倾向于在有趣但可能不太重要的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实际上,优秀的精力管理者,对这类事项不会投入那么多的精力。
作者提到:他们见证了太多人借助这个方法,按照主次把任务可视化,每天只需要花费几分钟时间思考自己的精力谱线,就能了解自己每天,每周甚至每小时的精力是否得到了恰当的管理。
02 高效完成重要项目 不被紧急任务牵着鼻子走
只有高效完成重要项目,不被紧急任务牵着鼻子走,我们才可能做到合理的分配精力。
作者在书中提到:我们很多人只要用过自动提款机就一定使用过沃克数码公司开发和注册版权的技术,沃克数码发源于一个研究开发小猪,如今这个由70人组成的公司已经开发出了跨越技术行业的各种创意,并且成功注册了专利。
不管什么时候,公司都会有一半的员工在构思新创意,另外一半负责管理和授权专利。尽管日常事物应接不暇,公司还是做到了对长期项目的持续关注,所以才有了如上的成绩!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就是不被紧急任务牵着鼻子走,对项目进行了优先次序排列,高效的完成重要项目。
《让创意落地》这本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几点建议:
1) 使用两张清单
分别记录紧急事项和重要事项。
2) 选择五个最重要的项目
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观察一段时间,你会发现的精力分配,有时候甚至会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花了太多精力在清单之外的事情上。
3) 设置每日“关注区”
每天可以从所有项目中筛选出5个当天计划关注的执行步骤,然后不论当天多忙,晚上睡觉前,也要清空关注区,这样就可以促进我们高效完成重要项目。
4) 不要沉湎
因为突发事件通常会引发焦虑,但是焦虑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让我们分心,所以当紧急事项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要学会分解,一步步去落实,重新去分配精力,可以抱着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轻松心态~
03 借助群体力量 善用组织的“唠叨管理法”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管理好自己的精力,自行决定那些事是紧急事项,哪些是重要事项,但是,我们可以学会借助外界力量,扩大我们的“精力”容量。
《让创意落地》这本书为我们分享了一个非常棒的方法:达尔文式的优先次序排列法。
为什么称为达尔文式的优先次序排列法呢?
作者提到:因为它的运行机制式基于物竞天择,在注意力层面,当我们听到关于某些事的消息越多,就越有可能关注这些事。它还有另外一种不招人待见的叫法,叫做“唠叨管理法”
书中介绍到,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创意机构就是凭借着这种“唠叨管理法”优化各项目的排序和能量分配。公司规模不大但是尤为多产,产品五花八门,丛巧克力棒到儿童读物。
该公司的领导谈到:他们的管理方式基本是放养式,但是依然取得如此的高产,其经营秘诀再简单不过:就是唠叨,像机器人一样把事情重复1000遍,大家被唠叨烦了,自然就会去做,因为想让你闭嘴。
依靠唠叨,甚至鼓励唠叨的做法乍一听可能觉的很烦人,但是当你试图沉浸在一个重要项目中,却总是被其他一些事情不停的打断,这实际上会让你很烦躁。然而,你想让自己抽离出来,有人从旁唠叨,是可以帮助你利用物竞天择的法则进行优先次序排列的。
所以,唠叨是一种借助集体智慧确定事项的优先次序提升效率的工具。
正如现在很多线上学习型社群,会设立同桌提醒机制,每天要求同桌之间提醒完成作业,就是利用了“唠叨管理法”,让社群的作业完成率大幅提升!
很多人对忙碌其实没有明确的意义,只是单纯的为了工作而忙碌,为了赚钱而忙碌。学会管理好精力,这样我们才不会陷入焦虑和倦怠,而是精神充沛地去迎接每一天,也会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留给家人。
《让创意落地》让你可以轻松应对每天繁杂的任务,同时又葆又创新所需的清醒头脑!帮助你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