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前,我就听人说:职场饭局很重要。
当时觉得太小题大做:不就是下班后一块吃顿饭么,至于那么紧张吗?
上班后几年,我才渐渐明白:很多关乎前途发展的事,都与饭局有关。
“学会应酬,半生不愁”,这句话说得真没夸张。
在一场饭局上,你能看到很多人平时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且相比严肃的职场,更加真实、可靠。
可仍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在饭局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甚至简单地把饭局理解成“吃饭喝酒”。结果因为不懂规矩,被人打上负面标签,就再难翻身了。
今天,心眼儿就陪你了解一些饭局上的规则和技巧,帮你顺利避坑,快速实现升职加薪,让自己生存得更好。
你可以边看边对照自己以往的经历,以便下次再参加饭局时,让自己的行为更得体,有面子。
01 喝酒有门道
前几天,我带几个小徒弟去参加老板的一个饭局,在座的还有几位外省来的领导。
大家落座后,老板代表我们,给外省领导敬了三杯酒。
然后,我这还没动,徒弟小王突然站了起来,端起酒杯就开始自我介绍:
“李总好,我是销售部新人王伟。今天有幸认识各位领导,先敬您一杯,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说着,三杯酒就下肚了。
再看我们几个坐着的,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我赶紧偷着拉小王坐下,小声说:“冒场啦,还轮不到你呢。”
幸亏对方领导经验丰富,打哈哈说:“张总,你的兄弟们都很积极啊,看来工作上也都是一把好手!”大家哈哈一笑,这事算是翻篇了。
三个月后,试用期结束。
学历最高,干活最积极的王伟,没转正。
02 敬酒有讲究
记得我刚上班时,有一次也是跟着师父去接待外省领导。
到了敬酒环节,我想着跟师父熟,就直接端着酒杯找师父去了:“这段时间没少给您添麻烦,师父,我敬您一杯!”
可师父竟然没举杯,而是一个劲儿地给我使眼色。
难道,我找错敬酒对象了?
念头一转,我赶紧调整角度,重新把杯子对着外省领导:“赵总,今天咱们第一次见面,但您的大名可是早有耳闻啊,为表敬意,我先干为敬啦!”
“哈哈,你应该先敬你师父啊,他可是带你入门的恩师啊。你先敬他,我再跟你喝。”
于是,我端着这杯酒,左右都不是,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饭局,绝不是简简单单地吃饭、喝酒。
很多规矩、潜规则,如果没搞懂,尴尬事小,弄不好就直接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所以,该怎么做呢?
03 谨记三原则
下面,我以宴请客户、接待兄弟单位的饭局为例,跟你详细聊聊饭局上的3个重要原则——
1、先外后内
敬酒时,先敬客人/客户,再敬主人,没毛病。
当然了,在敬自己人时,点到即可。毕竟自己把自己灌倒了,是非常没有面子的。
总之,一定要让“客人”喝好了,就可以了。
2、先高后低
敬客人时,也要按照对方的职位,从高到低,逐一打招呼。
如果遇到两位平级的领导,那么参照第一条,先敬与自己关系远的,再敬自己的直属领导。
保准不会有人来挑理。
3、先老后幼
最后,到了职位都差不多的员工级别,就可以按照传统观念,先敬年长的同事,再敬新来的同事。如果有男有女,就先和女士打招呼,再照顾男士。
这个顺序,即使接待外宾,也是可以通用的。
说到这里,开场的王伟,错在哪里了呢?
他明明是先敬了来宾里职级最高的领导,难道也错了吗?
王伟错就错在,他把饭局的基本节奏搞乱了。
一般开局,都是主陪先敬酒,然后副主陪再敬,主宾回敬。这一轮操作后,大家才进入互相敬酒的阶段。
而且,互相敬酒也是从职位高的开始,新人总要等到最后一波,才开始“出动”的。
不懂规矩的王伟,本想要表现积极,却没想直接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04 写在最后
虽然饭局技巧很重要,但我们在学校、家庭中却很难能学到。
这才导致了很多人在应酬上吃了亏,踩了坑!
比如说,今天的敬酒3原则,是否让你栽过跟头呢?
你又有哪些饭局上的经验和教训呢?
欢迎留言,我们讨论区里继续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