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辉发城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精神,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现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一是重视监测和优化帮扶机制坚持为民。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主要帮扶政策进行逐项分类调整优化。提前发现并精准识别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创新帮扶手段,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强化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助困等方式形成合力,防止返贫现象发生。二是工作体系和政策思路转变锚定惠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聚焦群众获得感。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实现乡村宜居和农民安居。三是发展现代特色乡村产业突出富民。充分认识现代特色乡村产业在新发展阶段对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挖掘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四是平衡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坚持利民。在脱贫地区内部,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脱贫人口到城镇就业、落户、生活,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激发他们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观念和行动。促使脱贫地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成果。
二、聚力做好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
巩固拓展聚焦重点,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要确保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棒”的历史性交接,必须抓住关键环节,明确重点任务,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抓紧出台各项政策完善优化的具体实施办法,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设立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制度,压紧压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党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