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张文字图片,内容是首先提问不同工资的男生睡觉前在想什么?然后从高到低列举不同工资的男生睡觉前所想。读后联想起前些天网爆华东政法大学包老师的言论,觉得很有意思,值得一谈。
(一)
我猜测图文作者的本意是想揭示工资高低与日常思考之间的关系:
高收入者,想的是工作(月薪8W:下周的发言稿还需要改改。月薪5W:团队效益差问题到底出在哪?月薪3W:这次出差我一定要把客户关系搞好。);
中等收入者,想的是自己的私事(月薪2W:明天又要加班,好累,睡了吧。月薪1W:好想约今天遇到的那个大长腿妹妹吃顿饭。月薪8K:要不是队友坑我今天就能上王者。);
较低收入者,想的是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月薪5K:华为吊打苹果,小米吊打华为。月薪4K:添越在库里南面前就是个弟弟。月薪3K:成都和重庆谁才是西部第一城?月薪2K:我刚给主播刷了1950,自己只留了50元,她会和我见面吗?);
低收入者,想的是国际关系和外国的事(月薪1K: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态度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月薪0.5K:美国疫情这么严重,该灭国了)。
以上是明面的意思。我猜测图文作者的本意决不止于此,而是借此调侃或讽刺较低收入及低收入者:你们日常所思所想空阔无聊,不切实际,无益增值,活该受穷……
我想,如果我的猜测无误,则图文作者的调侃或讽刺,鲜明体现出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否则依照我中华传统价值观,前述低收入者思考国际关系和外国的事,具有完全的正当性,不容他人调侃或讽刺!
道理不用多说,仅需举出古人推崇的八个字: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二)
前些天,华东政法大学有位包老师针对一篇题为《非升即走:高校“青椒”绩效困境》的文章,在朋友圈发表了几句评论:
“国家既然强调科教兴国,就必须重视高校教师的生计,以及生活问题。高校教师应当特殊对待,譬如允许多配偶制、终生补贴制。”
大约是“多配偶制”有些刺目,引发了包老师的一些朋友的不友好的批评;包老师在遭到朋友批评后,理直气壮地回怼,引发了更多的争议。结果被朋友截屏举报,引爆全网;最后被学校暂停一切教学活动,等待进一步处理。
实话实说,我认为包老师的上述言论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不过是表达了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的那点欲望。或者说,他说出了自古以来男性文人共有的一大心愿。——写到这里,想起鲁迅先生的一段妙文:
“大愿,原是每个人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却模模胡胡,自己抓不住,说不出。他们中最特别的有两位:一位是愿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另一位是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这种志向,一看好像离奇,其实却照顾得很周到。第一位姑且不谈他罢,第二位的“吐半口血”,就有很大的道理。才子本来多病,但要“多”,就不能重,假使一吐就是一碗或几升,一个人的血,能有几回好吐呢?过不几天,就雅不下去了。”(鲁迅:《病后杂谈》)
比较而言,包老师坦诚说出来的心愿,健康多了,也更周到。难怪他不肯接受朋友的批评。有感于包老师的坦诚,今天早上,太太帮我系衣扣时,我试着说了一句:“要是在古代,我就可以请一个贴身丫鬟,不用辛苦你了。”太太瞪了我一眼:“原来你是在将我当丫鬟使唤啊?”我笑道:“ 我这不是在心疼你嘛! ”太太鄙视我一眼:“只要法律允许,国家给你终身补贴,你现在也可以请啊。”——可见我太太作为女性,也认为包老师的言论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说,包老师仅仅表达一下心愿而已。他自己不可能将它当做正当的权利去争取,也不可能鼓动其他人群起向国家争取。他的言论的不当显而易见,既不会扰乱受众的思想,也不会扰乱社会秩序。客观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他所在的单位依法依规对他进行相关处理,也是用人单位的正当权利。
(三)
相对于包老师前番言论,我更在意包老师在回怼朋友时,所说的这番话:“古人从苏格拉底开始凡是养尊处优的才有精力去思考宇宙人生。成天为了钱犯愁的,怎么搞的出真学问。”
这番话有两个明显的错误。第一,它与历史事实不符。中国古人暂且不论,只说苏格拉底,就与养尊处优无缘。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另外,传说苏格拉底的妻子竟然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悍妇,她性格暴躁,常常当着众人面,给苏格拉底难堪。这样也没有妨碍苏格拉底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中国古人显然也不支持包老师的说法。不需要列举一堆古人的言行事迹,只需要引用司马迁的一段话,就可以证明包老师的错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撅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所为也。”
司马迁列举的古人,有些本来是可以养尊处优的,却偏偏在遭遇艰难困苦后,才更好地思考宇宙人生,搞出真学问。这样的古人,在司马迁之后仍然层出不穷。
第二,这番话简直剥夺了穷人思考宇宙人生的资格或权利,是对穷人的歧视。也是对古今中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思考宇宙人生、坚持搞真学问的志士仁人、哲人学者的冒犯。
因此,不能不对包老师的这番话给予严肃批评。
(四)
包老师认为“古人从苏格拉底开始凡是养尊处优的才有精力去思考宇宙人生。成天为了钱犯愁的,怎么搞的出真学问。”肯定不是因为无知。我猜测除了因为与人激烈争论,话赶话不及细想,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包老师将人文哲学领域的思考宇宙人生、搞出真学问与科技领域的发展尖端科技、推进基础科学研究混为一谈了。时至今日,对于从事后者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确实有必要让他们养尊处优,不要为钱犯愁。
第二,包老师人生经历一直很顺利,想象不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如何能够思考宇宙人生,搞出真学问。因此,他的大脑对古今中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思考宇宙人生、坚持搞真学问的人物事迹自动屏蔽了。
我想,经过这次事件,包老师思考宇宙人生一定更加深刻,搞出的学问一定更加真实。
祝福包老师!
(20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