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语文课上正当我口干舌燥在讲台上讲课文时,偶然看到他埋着头在抽屉里找东西,于是灵光一闪有了一个不错的想法。下课后,我偷偷叫来他的同桌,让同桌趁他不注意把他的语文书和饭盒藏起来,然后,我塞了一些垃圾什么的在他的抽屉里。他回教室后,看到满抽屉和桌子的小纸屑有些懵,我便赶紧让大家把语文书拿出来,他顾不上这些纸屑,到处找自己的语文书,大概两分钟后,举起了小手:老师,我的语文书不见了,刚我明明放在桌子上了,而且我桌子上和抽屉里被别人丢了好多的垃圾。我让他先坐下,没有处理这件事,先上课。一节课下来,他早已经郁闷不已。于是,下课后我把他叫到身边,问他:现在心里什么感受?是不是不舒服?他没说话,低着头,但明显看到整个人蔫儿了。我顺势跟他聊他周末的行为,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感同身受才能记得更牢。半个月来,他的慢慢地在变化,慢慢地调皮捣蛋少了,把自己旺盛的精力用在了班级的各种需要的劳动上。看着他的改变,我很庆幸没有当下把他定性为小偷小摸,而这件事我也没有在班上说,是我们两永远的小秘密。而且,最近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不少,听讲认真偶尔还能举手发言。课上课下,我对他的关注更多了。
作为一名老师,虽然我们都努力关爱、尊重每个学生,可有时犯错真得是在所难免的。用一颗善良宽厚、真挚热诚的心去包容学生,用心去教育,这样,学生在老师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才会自我反省、心悦诚服,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