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故居之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是心学创始人王阳明提出的,他的“知行合一”理念在现在也颇受推崇。

此雕像进行了夸张,本人比较瘦弱。

王阳明名声在外,然而其实“阳明”是他的号,他本名王守仁(吃过王守义十三香吗? 嗯,相信你能记住王守仁这个名字)。难怪当初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看到作者用很多笔墨、很高评价描述王守仁时,心里还有些疑惑,此人是谁? 后来一查,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王阳明。

王守仁有一次在余姚郊外四明山麓,看见一个洞穴,夕阳斜入,洞内明亮异常,宛若仙境,他很喜欢,便经常在此洞读书,命此洞为“阳明洞”,给自己封号“阳明”,自称“阳明子”,孰料,此号一出,遂成千古。

因为全家都喜爱王阳明(尤其是女儿,直称王阳明是他的榜样,学习的对象),也因为阳明故居离家颇近(在余姚),我们今天一起拜访了偶像故居,进行了一趟文化之旅。

门口高悬牌匾“真三不朽”,这是后人对王阳明的高度评价。意思是王阳明是真正的三不朽真人。指的是哪三不朽呢? 立德、立功、立言上。

从“立德”上来说,王阳明一生践行致良知、知行合一,不屈服于当时皇帝身边红人刘瑾的淫威,坚持正义,结果被贬贵州龙场荒蛮之地,然而他没有气馁,反而潜心学习研究,后有了“龙场悟道”。

从“立功”上来说,王阳明作为编制内官员,虽几起几落,虽是考的进士,所谓文管,然而他带兵打仗毫不含糊,屡战屡胜,堪称奇迹。他是中兴功臣,最大的军功是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另外还有巡抚南赣汀漳平定盗贼、总督两广剿灭断藤峡叛军。

从“立言”上来说,王阳明授徒无数,留下《传习录》(类似《论语》,记录王阳明与其徒弟的一些问答,阐明了王阳明的心学理念),他开创了新的理论,是心学之集大成者,成为“王学”。时至今日,他的“心学”依然很受推崇,从者众,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有指导作用。

所以后人才会评价王守仁为“真三不朽”,他真的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放眼现今世界,能做到三不朽的也寥寥几人。

大堂的正中悬挂的是“吾心光明”四字。王阳明临终时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意思也许是我一生光明磊落,无愧我心,所以我没什么好说的。 因此大堂的“吾心光明”四字正是阳明对自己的评价。

虽说王阳明在他的时代经历了很多磨难,死后还被皇帝收回“新建伯”爵位,进行清算(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后代,隆庆年间后又还回给他。然而时间会诉说一切,几百年过去了,王阳明的学说没有泯灭在时间潮流中,反而越发熠熠生辉,这是不是一种认可和永生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