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他们怎么又换工作地点了呢?他们在唐山不是干的挺好的吗?工作内容还是他们之前比较趁手的内容,给的钱比以前也多一些,而且他们才刚到那里半个月的时间,就离开,情理上也说不过去吧。”我有些不解的问妈妈。
“没有办法,那儿地工作好是好,钱也还不错。问题是没有适合你叔叔的工作,那个带班的只能让你叔叔歇着。
你知道的,你叔叔家两个孩子正到了结婚的年龄,他们正是缺钱的时候,他们全家主要靠他来养活,怎么能够不让他干活儿呢;再说了,你的叔叔自小也不是一个开合的人,让他闲着、什么也不做,对他的身体肯定也不好。
所以你爸才又联系了去年带他们那个人,正好那个人也找到活儿了,所以你爸和你姑父商量了下,他们仨人就直接过去了。”
记得之前听妈妈说过,爸爸比叔叔大14岁,从叔叔进入社会起,基本上都是和爸爸在一起捆绑着,爸爸走到哪里去,也都带着他,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跟着一个包工头又跟着一个包工头,他俩几乎就没怎么分开过。就这样一晃,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了,他俩依然还是捆绑在一起,出正月,一起出去打工,进腊月,一起回家。
在一起,不代表和谐愉快。不和谐、不愉快也不一定就要分开。之所以不分开,自然是有人在这中间更包容和更懂事一些。我的爸爸即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经常性的去从我叔叔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他的一些小孩习气也总是能够更容忍和不计较一些。
在这些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是分着很多工种的,比如钢筋工、木工、小工、大工……,包工头也会根据这些农民工的本事给他们安排不同的适合他们的活儿,不同的活儿劳累程度和薪资都是不一样的。
而我的爸爸和叔叔两人的工种也是不一样的,爸爸是大工,工作起来相对比较轻松,工资也相对比较高一些。叔叔是介于大工和小工之间,干不了大工的活儿,只能做一些稍微比小工好点的活儿,或者就只能干小工的活儿。
理论上叔叔既然干不了大工的活儿,他的工资也只能是小工级别或者稍微比小工高一些的工资。可是事实上他的工资是和身为大工的父亲一样的水平,而父亲本身作为相当熟练的大工,他的工资却又相对别的熟练大工低那么几块钱。这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这是哥哥为了照顾弟弟,他主动要求那些欣赏且看中他的包工头,把弟弟的工资和他的一样,他自己的工资可以稍微比市场价低一些,但是他的弟弟工资必须得比市场价高一些。这也是为什么爸爸换包工头的频率非常低的缘故,因为对于他这样的“不合理”要求,大部分包工头都是不愿意答应他的。
记得妈妈也曾给我说过,爸爸遇到过进建筑国企正规公司的机会,也遇到过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