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记录一下这两天怎么陪伴孩子通过娃娃机抓娃娃的故事。说之前想先说一下博瑞智济南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仉婷老师曾经分享过一个一本书河合隼雄《心的处方笺》,其中的一个案例讲到全情投入以后,才能彻底离开。这不仅限于人际关系,即便是兴趣爱好也一样。只有痛痛快快地沉浸一次,才能切断依赖。要是做的不够彻底,就总会有恋恋不舍的依赖。还有在网上看到视频,一个心理学老师分享的他小时候上瘾打游戏,他爸爸不光给他钱玩,还帮他瞒着老师请假。结果很快,孩子就不想打游戏了。
昨晚上孩子说我们再去一次环联夜市玩吧,我答应了孩子。来到夜市上逛了一会,孩子就发现了抓娃娃机。“妈妈,我也想玩。”孩子跟我说。其实,以前也玩过,但都是二元二元,一般不超过十块钱的玩。我说,你玩多少钱,孩子说,要不,20元钱吧。我接着扫码支付了20元。孩子小心翼翼的开始操作机器。很快,19元没了,一个娃娃也没抓到。还剩最后一个币,但至少要2个币才能玩。孩子问,“这怎么办?”我说,“送给别人吧,咱不玩了。”“凭什么呀?他们怎么没送给我?”“那怎么办?”,我心里是很不情愿玩这个。孩子说,“我们看看能不能再买一元钱的币。”经过操作,还真能买一元。这样,又凑够了一次机会。但很遗憾,20元一个娃娃也没抓到。
我们去逛了逛别的地方,回来经过娃娃机,看到有人抓了好几个娃娃。孩子说,“妈妈,我还想玩。”我说,“好,我现在就转你50元钱,你自己决定怎么玩。”“为什么不是你买了呢?”“我想把决定权交给你,你自己定怎么玩。”孩子看我很坚决。自己扫码去了。我看到她研究了一会购币的政策,才开始扫码。她先扫了20元钱。很快就抓了一个娃娃。剩最后一个币时,她又去扫了一元钱,凑一个玩的机会,恰巧又抓了一个娃娃。孩子有了信心,又买了20元,很快又玩完了,期间孩子又抓了一个娃娃。就剩10元了,孩子不甘心,又去扫码10元进行了支付。最后总共抓了4个娃娃。孩子算了算账说,总共花了七十多元,就按八十算吧,一个娃娃20元,也比买便宜。
以上是昨晚发生的事情。今天和孩子去大润发采购上学必备用品,快采购完的时候,孩子提出来还想去抓娃娃。于是,孩子自己查了泉城路有一家室内的抓娃娃店,我开车拉她过来了。路上我跟孩子讲,我转给你100元,你去玩吧,我在旁边等你。孩子先买了50元的币,去玩去了,一会抓了好几个娃娃回来了。“妈妈,你玩玩试试!”“我不想玩,你玩吧。”我实话实说。过了一会,孩子拿了三瓶饮料过来了,原来也是抓的奖品。孩子说,“妈妈,我玩完了这50元。”我说,“你还想继续玩吗?”“我不想玩了。”我说,“没事,再玩一会。”“我不想玩了,你为啥还让我玩?”“真不玩了?”“不玩了!”就这样,我俩带着娃娃和饮料回家了。
回来孩子说给娃娃们都起上名字,还要带几个去学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