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但于你无关。“歌德如是说。通览整篇文章,我无法去同情这个陌生的女人。我无法从她悲痛的情感经历去哀悼这个陌生女人的一生。甚至,我觉得她是幸福的幸运的。暗恋这种情怀是隐匿的,不能被分享,不能被戳破,犹如挺立在空气中的含羞草,只要有一丝地触碰,都会收起外露的美好。这个女人穷其一生以隐瞒的方式去爱一个男人,表面上她爱这个男人,甚至为之茶饭不思,神魂颠倒。实际上,我觉得她有些时候爱爱情的美好,爱自己,胜过爱这个男人。
爱情的崩塌在所寄托的希望失去中开始。孩子死了。女人唯一能够寄托的精神希望坍塌了。于是她穷途末路,歇斯底里。她选择了为自己单方面的恋爱来一次终结,她提笔写信给这个她用一生暗恋的男人。“我只有你,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而我却始终爱着你。”是怎样一种失望,是怎样一种浓烈的情感才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句话的深邃。我只觉得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有种预感,预感这个女人将在这封信的结尾魂飞魄散。暗恋被揭开了,希望荡然无存,生命的延续仿佛都没有意义了。就像她说的,如若她还有勇气和机会活下去,这一切仍会是一场秘密和永恒的沉默。只有当死亡来得如此之近的时候,才想着要告诉他这一切。但愿,恋着他的她的一生是被他所知的,逝去的一切才有价值。
她认定她的一生从认识他开始,如此痛快地否定了之前存在的日子。我相信,这场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平凡。即使到生命气息只剩一丝的时候,她仍在祈求他,希冀他耐心看完这一封信,不要厌倦,还是这般低声下气。爱情是双方面的,就像托盘天平一样,如果一方投入得多了,感情重了,天平的其中一端便低于另一端了。
假若一个人灰蒙蒙的生活中出现一抹亮光,就会被紧抓不放。就如闯进她世界的他,“那样的年轻、漂亮,身材颀长,动作灵巧,英俊潇洒”。从此情感就如同破堤而出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她是如此地了解他,甚至比懂自己还懂他,于是,文章中写道:“你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既是一个轻浮、贪玩、喜欢奇遇的热情少年,同时又是一个在你从事的那门艺术方面无比严肃、认真负责、极为渊博、很有学问的长者。我当时无意识地感觉到了后来每个人在你身上都得到的那种印象:你过着一种双重生活,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亮的一面,另外还有十分阴暗的一面,这一面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我这个十三岁的姑娘,第一眼就感觉到了你身上的这种两重性,当时象着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了。”他像一个奇迹,像一个迷,深深地吸引着她。
女人尽一切可能,在不认识男人的情况下,触摸他的所有,认识他在这个世界上的附加物,刺探他的行踪,偷看他的举动,这样不厌其烦地去看着一个人。然后,曾经有一个人窥探到女人的心事,毫无顾忌地说了出来。女人生气了。原本暗恋就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一旦暴露就会像裸露在空气中的露珠,最终人间蒸发。于是,她生气了。她极力去掩饰这个秘密。
爱情的魅力还能使不可能变为可能,爱上了,便想要完美地出现在另一个人的面前。就像中国古话说的那样,女为悦己者容。她开始努力学习,她因他喜欢音乐开始学习谈钢琴,她尽一切可能遮盖自己的不完美。看上去多傻啊。可是,爱情就是这般让当局者如痴如醉。
女人的心思是细腻的,暗恋中的女人的心思细腻得更甚前者。高尔基在给茨威格的回信曾写到:“以其惊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震动。读着这个短篇小说,我高兴的笑了起来——您写得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毫不感羞耻地哭了起来。”我又何尝不被感动?有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件,却被放大化的描写,却不显得造作,而是自然地流露,把一个女人内心的环境如此生动地刻画。不禁让你悲从中来。
距离是多么可怕的存在。母亲告诉她要搬家了,女人拼命地抗拒着,原本就有着心灵上的距离,现在空间的间隔眼看着也要被拉大了,女人说什么也不肯。但是又怎奈何得了呢,当时她还小啊。
然后,离开让女人开始为与男人的距离接近而奋斗,她坚决自食其力,回到了维也纳,回到了那个第一次见面的地方。机遇不会吝啬于给一个准备好和努力争取的人。她终究成为了他的人。女人始终不肯告诉男人她的名字,就是怕秘密被抖露出来,也可以说,害怕受到伤害,从此暗恋不再一帆风顺。虽然她也很渴望,一直待在他的身边,但是同时她太了解他了,她知道他的玩世不恭,知道他害怕承担一份责任。于是,她选择留下地址,留下希望,而剥夺秘密被公开的机会。她拿走了四朵白色的玫瑰,后来他的每个生日,她都匿名送他四朵白色的玫瑰,许是希冀着男人会记起她吧,才这样精确到四朵、白色、玫瑰。可惜男人也曾说:“因为不知道谁送的才喜欢。”男人果真不能承受这样一份热烈的爱。
爱情是两个人的。爱是一个人的,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你只要幸福,我的悲伤独自舔尝。
女人为男人生下了一个小孩,仍是隐瞒着他,为了让男人仍就自由而幸福着,她选择了独自承受这个生命,不去向他求助,即使她知道他会帮助她,但她还是愿意保持这份情感秘密和情感尊严。这是一个暗恋者的典型心里,或许,她很不自信,不自信这个男人会因着他而悬崖勒马,在爱情上浪子回头;又或许她很自爱,太害怕被伤害。总而言之,她兀自悲伤,他一无所知。
女人一直在牺牲,为了这场爱情,慢慢抽离自己生命的所有精元。从一开始,为男人抛弃自己优渥的生活,为男人独自忍受未婚生育的艰辛,为男人的复制品——儿子沦为妓女,为男人放弃唾手可即的幸福。一生付出,只因爱得痴狂。一次次的失望,她坦然面对,虽有苦涩,仍未有所抱怨。直到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满腔的爱慕而不是被忽略的怨怼。也许,是值得同情的。但是这是精神上的富足,又或者说,女人在现实中找了一个原型,却在对理想中的那个人付出所有。男人从头至尾毫不知晓,不能片面地指责这个男人,在这场浓烈的爱情中,好似无时无刻都存在着他,但事实上,他一直都是不在的。直到看完这封信,他“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阴冷的穿堂风从另外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女人最终还是驻扎进了这个男人的心底,成为永恒的记忆。
女人从头至尾也从未觉得自己是可怜的,甚至是值得别人同情的。甚至她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有一个人值得你爱,值得你付诸一切,值得你倾其所有,这是何等的幸运。有的人一生盼着爱人,却永远也不肯为他人付出或者寻不到一个值得她爱的人。相较之下,女人是幸福的。她甚至在某一个瞬间很享受这种隐匿的爱。但女人也是不幸的,这样一个美好地她,穷其一生都在等待一个没有结尾的爱情,她付诸十八年,但是因着对方对爱情顽劣不羁的态度,一味地逃避和让步,导致独自悲伤。
一言以蔽之,我爱你,但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