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思考
聊书,是阅读中重要的环节。聊一聊你最近在看什么书?你喜欢故事里的谁?或是哪个情节?仅此而已。在每次讲完故事后,更多的是停留在故事内容表面,但我知道这远远不够,关于写作方法、思想情感等等,阅读是一项专业性活动,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但是该如何有效地与孩子聊书?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翻阅这本书。
一、前言
关于什么是“阅读”
阅读并不只是浮光掠影地扫过一排排文字,比起兴之所至的随口闲聊,阅读应当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
知道如何“说清楚”,就是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提供了丰富的阅读环境,这是一个前提和基础,接下来与他们讨论阅读心得,这是输出的过程,两者有共生关系。
二、关于讨论
1. 为什么讨论?
改变井底蛙式的阅读,走向丰富多元的文学世界
我们都曾被自己所喜欢、所尊敬的大人影响,事实上,这些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我们都处于社会网中,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为我们带来更为广阔的视野,也使自己重省自身的行为。倾听别人的阅读经验,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相互交换信息,也提高了探索不同领域的热情。
2. 讨论的三大类别
①分享热情
除非我们把读过的书拿出来讨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对一本书的看法。
②分享困惑
在分享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时,我们也发掘出这段文字对自己而言有什么意义。
③分享关联性(发现可依循的模式)
只有确认书上字句的构成模式,我们才能“读”之有物。学习阅读并不只是单纯地了解字面意义,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叙述模式,就是如何将书中的元素串联,这些元素包括语言的使用、情节的安排、事件的组合、角色的设计、象征意义等。而要理解文本脉络,需要借助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
3. 讨论的四种表述方式
①说给自己听
“把想法说出来”的动机不仅止于聆听自己的存在,同时更希望通过和听众的互动理清自己的意图。
②说给别人听
通过充分表达,每个人的思考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听众将听到的东西内省消化,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反馈给说话者,说话者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检验自己的发言。
③大家一起来发言
这种集思广益的行为的确将我们对一本书的认识与理解拓展到单兵作业时无法达到的境地。
大家对文本的理解集思广益,相互补充。
④聊出新想法
深入参与公共讨论,我们更能体会文本丰富多远的样貌。
大家相互讨论,多提些假设性问题,建构新的意义,从而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布鲁纳 建构理论)
三、儿童有能力讨论吗?
我们总是低估孩子的评论能力,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输送到他们的脑中。学校中,老师时不时向孩子闭合式提问,“是不是”“对不对”,而这些答案大多很有指向性。对于他们的个性化见解,在大班级中更显珍贵。尽可能创设宽松环境,让孩子聊聊自己的感受。对文学的评论不仅仅是文学评论者的工作,每一个人都应该是。或许我们没有那么专业,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自我的体验。
评论不外乎是以读者对文本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而向外拓展,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是空谈。
儿童就是评论家。他们不缺乏这个能力,只是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事情,而不是代替他们发言。
这需要外界条件的配合,包括:①选对书,选择他所熟悉的书。②一个经验丰富的读书伙伴,能引导他发言。
这对于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潜能的挖掘者。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当书评家。这要求教师首先从意识上发生转变:
真心想得知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不管是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还是好恶。
发表个人意见与聆听集体意见之间的平衡,正是民主平等的体现。《沉默的大多数》中,为什么大多数人选择沉默?因为“权力即话语权”。我们的课堂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就要把权力更多地下放给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种声音,让每个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让老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平衡。
四、如何让孩子“说来听听”?
1. 提问方式
带有威胁性、挑衅意味的提问,往往会让孩子裹足不前。在日常交流中,“为什么?”是被高频使用的语句,本以为这能让孩子说出理由,但这句话指向性不明,极具概括性,让孩子难以回答,即使回答无非是表面的答案,除非他有很强的说话能力。
把“为什么”改为“说来听听”,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带有探寻、邀请发言的意味,师生处于平等交流的地位。并且切入点要小,从孩子自己能掌握的精彩片段切入,可以是最喜欢的,也可以是最讨厌的。
2.讨论方式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鼓励小组成员思考并发表言论,必要时决定是否转移讨论焦点,最后整合小组谈话的内容。
①鼓励说出自己知道的
让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就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知道的内容,而不仅仅是疑问。
要想让隐晦的想法成型,得先把那些足够清楚的念头筛选出来。我们正是要依赖这些已经花心思想过,已经注意到、感觉到并且已经理解的思绪,才能建立起对未知事物的理解。
②不提供个人的高见
讨论结束时,教师要整合谈话内容,但在讨论进入尾声前,是不提供个人意见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敢于放开手让他们进行思维的碰撞。
要敞开心胸,观察一本书能被讨论到什么程度,要放手让学生激荡出各种想法。开放的心胸和放手让学生去做的气魄,才能造就出有自信的老师。
但这并不意味着讨论可以随意进行。当偏离讨论主题或是没什么可说时,教师得及时将讨论话题拉回与文本相关的方向,让读者能时刻回归文本,并且所言切题。
3.具体步骤
①选书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选对了书,讨论也就成功了一半。什么叫选对了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市面上也有很多不同的书单。我认为,那些贴近孩子思维认知的,容易引发共鸣和讨论的书,是好书的前提。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年龄和性别下,适合的书也不尽相同。目前帮学生选书的主体无非有:教师或家长、学生、高层,其中,教师全权做主的方式最为常见。在这种选书方式下,我们要注意:a.时间。“说来听听”是一项耗时的活动,只有选对书和有纯熟的主持技巧,孩子才能有效参与。b.方式。“说来听听”是一项团体活动,除了课上讨论,也要在平时多多交流。c.态度。尊重孩子的品味,乐意考虑孩子的选择。
②阅读中
讨论的效果要考虑文本阅读的情境:where?(什么地方完成)when?(什么时候完成)
a.课堂阅读
大声朗读,是积累词汇的有效手段,特别是低年级识字量少的情况下。同时,它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在相同时间内听完一本书,不必担心一些人会半途而废。适合大声朗读的有:绘本、诗、短篇小说、由几个章节组成的书、具有很强故事性且段落分明的长篇小说。
b.课外阅读
老师掌握好选择的尺度,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偶尔指定,并不一定使阅读讨论僵化或无趣。
c.重复阅读
有研究指出,反复读一本书对孩子词汇量的积累更有好处。阅读不是为了讨论,
阅读本身才是我们鼓励阅读的目的。
孩子在讨论过程前和后,通常会想重读一遍,这是读书的最好时机。同时,对孩子们来说,从读完书到讨论隔一个周末最合适。
③讨论中
确定讨论主题,不能由老师全权决定。
在“一起来挖宝”的阅读讨论中,一组读者要合力挖掘彼此心中对文本的认识和想法。
如何凸显讨论的主题?可以提出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a.你喜欢这本书哪些地方?
b.有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地方呢?
c.有没有什么章节让你觉得想不通?
d.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重复在书中出现的固定模式?
老师先把这四个问题问一遍,再把组员的答复白纸黑字地写下来,随时能够参考。最后“连连看”,哪一个主题与其他主题间的关联最多,便将其选为第一个讨论的重点。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的提问方式非常重要:时时将讨论回归文本、提出“概论性”问题、提出“特定问题”、整理并扼要说明读者意见。(下面详细说明)
指导老师要能确认阅读讨论是活的:读者们可以从中互相学习、而不仅仅是交换彼此主观的意见而已。
五、“说来听听”的问题架构
1.基本问题
包括喜欢的、不喜欢的、困惑的,对了解文本有直接帮助的文本。
2.概论性问题
包括与先前阅读经验比较的、做出结论的、找出文本多层次运用与意义的。
穿梭在文字运用的不同层次,泅泳于意义的多种可能,这是一个熟练的读者的阅读态度,这也正是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们的事情。
3.特定问题
包括挖掘文本特质的问题(比如遣词用句、表现形态和内容)。
这套问题架构主要是帮助理清思绪,而不是逐条提问。
读后思考
很多时候,我希望索取的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最好是那种拿来就能用的东西。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按照现成的教案去上。但渐渐的我发现,知识储备不够,没有理论的根基支撑,只是一片浮萍,在水面上随意游荡。
《说来听听》是一本理论和实用性兼具的工具书,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着用简书写读书笔记,并每天和朋友分享读书心得,实践“说来听听”。这本书用了很多笔墨来说明阅读和讨论的本质,以及孩子在“说来听听”中的重要性。这种认知的强化,会影响后面具体方法的批判思考: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从而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
不管怎样,实践是检验真知的重要途径,了解了大概,重要的是勇于迈出第一步,尝试着在班级中开展读书会,让孩子们在“说来听听”中提高说话和阅读能力,最后不要忘记记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