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部署要求,会议指出,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地基,基层干部是我们党执政大厦地基中的钢筋,尤其当前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振兴关键时期,基层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更是关键,因此基层减负绝不是“一减了之”,要下功夫、出实招,建立完善减负制度、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真干实干。
找准根源,让减负有“方向”。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自2018年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等现象有了极大改观,但也有个别地方将减负流于形式,比如压减文件,红头文件是少了,白头文件、电话通知、微信群通知却“满天飞”,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归根到底还是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要理清工作事务范围,明确边界和限度,将基层干部从一味造典型、找亮点、编材料、做图表等繁杂琐事中解放出来,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力戒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留痕主义”,让基层干部回归服务群众本质,为基层减负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必须坚持刀口向内、以上率下、标本兼治。
严管厚爱,让管理有“实效”。基层减负就是要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只有真正做到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一些虚耗空转的内卷中跳出来,他们才能轻装上阵、奋跃而上,心无旁骛地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只有做好严管厚爱,才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基层干部迸发出更多创造活力和创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敢抓善管、精准施策,体现组织的力度;也是一门艺术,要撑腰鼓劲、关爱宽容,体现组织的温度。要注重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通过谈心谈话、家访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基层干部近期工作状态、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困哪问题,解决后顾之忧。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给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人当后盾、兜好底,不断激发基层干部真干事干实事的热情。
真抓实干,让基层有“活力”。基层广阔天地,到处都是大有可为的沃土。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骨干,是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工作的窗口,最能真切听到群众的呼声,看到最紧迫的问题,能不能说实话办实事,有没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基层干部要减“负”不减“服”,把基层干部从纷繁复杂中解脱出来,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心无旁骛的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广大基层干部要创新服务形式,走出机关、走进群众,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干部报到”,用好“马路办公”“群众院坝会”等模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困难攻克在一线,真正让基层“减负”“增效”。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委组织部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