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

作者:王志纲。著名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创始人。

自陈胜、刘邦以降,千百年来无数英雄人物,在风云际会的大时代里崭露峥嵘,或成龙上天,或成蛇钻草。在他们身上,你除了看到波澜壮阔的人生际遇、历史车轮下的铁血和筹谋之外,还应看到其格局的修炼过程。

或许有人会说,英雄豪杰的传说,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太过遥远,也不具备可供学习或借鉴的路径,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格局并非帝王将相或富商巨贾的专属品,对刚刚步入社会或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培养格局的路径其实一样。

我特别喜欢袁枚的《苔》,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乍一看,这首诗好像很平淡,然而越回味,越能琢磨出韵味来。苔藓长在阴暗的地方,太阳好不容易才能照到它一点,但是它照样开花。尽管苔花看起来比米粒还小,但是它照样跟牡丹一起争艳。

这就是“精气神”的体现。即便只是一个小人物,也可以有大格局。我觉得这特别适合我们当下的年轻人。与其更多地咏梅,不如好好地观察苔花,体会小人物同样可以拥有的大格局。

格局的修炼不见得都是宏大叙事,小到吃饭买单,中到做生意合作分利,大到人生选择,其实都是格局的“修炼场”。

很多人看似精明,但其实只是在针头线脑的问题上算得精明。我一直秉承一个观点: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小病不断,大病不犯。有些人考虑周到,八面玲珑,算得很精,但一出问题就是致命问题;有的人平时身体很好,但一生病就是大病。

面对人心浮躁的时代,如果无法以更宏阔的视野来看待世界,而局限于小的得失,那么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走入歧途。

悲哀的是,有些人到老都没有醒悟,只知不停埋怨客观环境,平时却连和朋友吃饭买单都要算计半天,根子上的问题都是出在“格局”上面。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如果想要减少一些个体或者整个社会的悲剧,我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尽可能多地把一些阅世识人的经验和分析事物的方法讲给年轻人听,帮助他们打开眼界,不再只是盲目地跟风,而是通过修炼自身的认知与格局,认识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及未来的发展大势,认清他们所应该选择的方向和道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