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章的小说《寂静史》,不是一篇容易进入的小说。我的一位老书友,就以“困惑”二字概括了读完《寂静史》的感受。为什么会让一位中国当代小说几十年的读者觉得困惑?因为,《寂静史》不像我们熟悉的小说文本,剔除了真实生活中的枝枝丫丫,留下直指作者意图的人物和情节,所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固然鲜明了,情节固然紧凑了,也固然更引人入胜了,但,那是一棵人造的“永生树”。
开篇,《寂静史》就祭出了小说主角林安平出生的刹那渐次而来的“怪力乱神”,距离我们很远的巫文化被罗伟章形象地呈现得太让人好奇了。因为好奇,我追随罗伟章的叙述试图沉浸到小说里,但是,第一章以后,罗伟章收敛起足以吸引读者的“奇谈怪论”,再度表达出来的,仿佛作者随意记录的眼见所闻。
说其“像是作者随意记录的眼见耳闻”,是为我进入到《寂静史》的第二章后一度想要弃读找的理由。庆幸的是,我的阅读习惯迫使我坚持读完了这篇小说,于是,就读到了一篇于无声处有绝响的好小说。
现在,再回想“像是作者随意记录的眼见耳闻”的《寂静史》,不得不承认罗伟章的构思还是很见匠心的。他为小说安排了3个重要角色,又把这3个角色“捆绑”到同一事件上,让他们分别承担起从不同角度释义“寂静史”的任务。如此想来,貌似散淡的《寂静史》其实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那么,什么是《寂静史》的神?先从一个事件开始慢慢顺藤摸瓜。
为了让千峰大峡谷能成为像神农架和张家界那样为政府带来极大经济效益的风景名胜,县政府委派县文化馆的馆员“我”去千峰大峡谷寻找能抓取世人眼球的素材。“我”有过的理想已经消散在喧嚣的市井里,妻子因此离“我”而去嫁作了他人妇。多年的随波逐流,已让“我”感触迟钝,领受任务后竟不知道如何是好,还好,得到了陈婷婷的帮助。
陈婷婷是谁?陈婷婷是千峰大峡谷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这位错把迎合上级领导的意图当成自己的职责并尽心尽力的乡村干部,无意间让“我”寻找到了寂静。
寂静是什么?没有声音,很静。我想,罗伟章为这篇小说起名“寂静史”,其中的寂静当取《红楼梦》第101回里的那一层意思,“只见园中月色比外面更觉明朗,满地下重重树影,杳无人声,甚是凄凉寂静”,而为《寂静史》涂抹上这一层诗意的,是小说的第3个也是最重要的人物,林安平。
一九六八年七月初七,林安平踏着喧哗和骚动来到人世:公鸡鸣叫,树木哭泣。《寂静史》的叙述进入的当下之前,特意用了一个章节来详细描述林安平出生时的场景,那真是非常奇妙的一个场景,除了对支撑起整篇小说的“巫文化”做了文学性的交代以外,还给林安平始于喧嚣归于寂静的人生做了铺垫。
林安平的人生,始于“公鸡鸣叫,树木哭泣”,这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怪力乱神”,因为有了作者在篇章的缝隙里所做的巫文化的普及后,已经不构成我们将《寂静史》读下去的障碍。《寂静史》要考验读者的是,如何在作者看似散漫的叙述中捕捉到林安平的人生是怎么慢慢归于寂静的,那种“满地下重重树影,杳无人声,甚是凄凉寂静”的寂静。
出生时的异象,原本就让林安平的父母在要不要将女儿留在身边的疑惑中惴惴不安,林安平稍大后姐姐果果突患莫名其妙的疾病,再度威胁到她在林家的生存权,幸亏,“12岁后就回仙班”的念头支撑着林安平的父母,让他们没有狠心早早地放弃二女儿、但村里的小伙伴却没有一人对这个“来者不善”的女孩心怀善意。在父母的重重疑虑和小伙伴的拳打脚踢中慢慢长大的林安平,是怎么用“杳无人声的寂静”为自己构筑成一个富足的精神家园的?阅读《寂静史》的过程中,我一面抱怨罗伟章将重要情节淹没在散淡中让阅读者觉得进入《寂静史》颇不容易,一面却又害怕罗伟章会写出一个女孩、女人自强自立的故事——那也太人云亦云了!还好,罗伟章用他的文学带领我们攀登了一次崇山峻岭,在岩洞里在山涧里在大山的褶皱里,触感和享受到了被寂静养成的林安平有多么可贵。这种可贵,让在喧哗的小城生活中慢慢失去自我的“我”的情感世界渐渐复苏,也让无法理解寂静之美妙的陈婷婷相形见绌。
既然是一个让3个人物通过1个事件从不同角度诠释什么是寂静的故事,小说为什么不叫“寂静”而是“寂静史”?我觉得作者更在意的,是一个踏着喧嚣而来的女婴成为女祭司后沉静又宽厚的胸怀是怎么养成的。一个很老的肖道长、一对备受欺凌的牟斋姑……我蓦然悟到,《寂静史》不仅仅在呈现一个人的成长史,而是在告诉读者,寂静的潺潺细流,从来没有消失过,它就在山水之间它就在风土人情里,在千峰大峡谷,它的名字叫巫文化。正因为这种貌似怪力乱神的巫文化,曾经那么渺小的林安平,才能撑得起“发髻里插一根金鸡翎、一只山羊角,脖子上套着里一个渐次扩展的银圈,衣服青黑色,前胸、衣襟和袖口,都绣了花,同样是青黑色的裙子上,也绣着花”这样的祭师服。这一身祭师服,是把“只见园中月色比外面更觉明朗,满地下重重树影,杳无人声,甚是凄凉寂静”的寂静,穿在了身上。可惜的是,能够将可贵的寂静之美传递给“我”,林安平却没有能量去影响陈婷婷,更不要说去改变周遭了。《思南文学选刊》在转载《寂静史》时删去了小说的第十四章,这种删节,固然告诉了读者,小说不是一种非要给出肯定结局的文本。不过,《思南文学选刊》也删掉了第十四章里林安平的失声痛哭。作者说,“我”用了三年都没有琢磨出林安平为什么失声痛哭。为什么?冠以“史”字,总给人过去时的感觉,也就是说,林安平的寂静史,正在慢慢失去,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