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清辉洒下,水面泛起银光,亭中水光粼粼,凉风吹起他的胡须,他著一席白衣引觞临月。手中酒杯空了又满,满了又空,时而低落低吟,时而高涨诵出,性情潇洒自如,这白衣君子便是李白。
他随心而行,游历千山万水,不被功名利禄所拘束。对于人生,他持着自如的态度,乡愁郁结心中时便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喜欢就爽朗咏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离别时心中不舍就深情诵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不克制自己的情感,勇于道出内心的想法。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内心向往田园是自然,是天性,他为了生命的自然毅然辞去了官职;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不被世人眼光所束;苏辙的“渌水雨新涨,扁舟意自如”用扁舟自如喻人生自如,不论风雨困阻,他们的随心,他们的自如都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
然而,如今我们血液里的自如冷却了。人们刻意的去生活,役使自己去做“有用”的事情,读那些“有用”的书,只为成为那“成功”的人。每个人都想过别人口中的“生活”,活成别人的理想模样,自以为追逐物质上的自如便能得到心灵上的自如,殊不知早已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倾听内心的能力。网络上曾流行一时的那句“我穷得只剩下了钱”何尝不是一种失去内心自然与自如的惨剧?别人想要的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刻意活成另一个人真的会快乐吗?不断迫使自己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刻意生活,用力拉紧那根人生的橡皮筋,迟早有一天,心情会疲倦,皮筋会断裂。
人生不妨活的自如一些。刻意生活不会回到生活,只会抛弃那真实的生活。只要没有危害这个社会,不触犯法律就随心而行吧,读读那自己喜欢却“没用”的散文,做做压花,学学茶艺,遵循内心,回归生命的自然与自如。生命的自然与自如,不是放荡不羁,不是不屑于规矩与条例,而是保持本性,不拘束,不刻意,使倦怠的心灵得到休息,得到滋养,敢于表露内心不至于全部积藏在胸中。
生命的自然与自如在血液中静置着,我们要让它们在血液中沸腾,在跳动的心中炙热地流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