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们在聊天的时候,你的眼神勾起了我对你内心产生猜测的兴趣。双眼炯炯有光,嘴角一丝微笑仅仅也只是你的外象,事实上,你说的话出卖了你,一切言语与眼神相映,这让我不得不开始明白你心里面到底在想什么。
碰巧的是,你总是能通过一个人的眼神以及表情来揣测他的心思。这是一个人对我的评价,当然如果放在四年前或许真的是碰巧,而现在来谈必然也不为过了。
四年来,共计阅读量超过600本书的我总会接到一些师弟师妹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其中包括:跨越600本书之后的感觉如何,你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个问题扔过来以前我从未在意过一切,甚至我也很少去对这600本书之后的自己做一次详细的总结,可那天当我遇上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答案:安静。
在利用眼神和表情来揣测心思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底是非常安静的,但这个现象也不足以说明600本书后的自己。从三年前开始,我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能彻底地融入脑海,烙在心底,那些知识开始与我形影不离,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也能够脱颖而出。起初没有任何感觉,读过即是读过,直到那天的到来。
沉思了一宿,并没能有一丝丝困意,看看桌上的时钟,走到五点的时针洋溢着熟悉的感觉。
原本打算再等多一两个小时后直接去上班,可后来不知怎地就趴着睡着了。所幸窗边的窗帘没拉,让照射进来的阳光拍醒了我,肩膀一个无意的动作碰到了堆积在桌上的书本,落地的声音让我彻底清醒,正当我准备伸腰下去简书时,发现被阳光照射的书本上的批注笔迹变得更加清晰。或许这看来是一幕不起眼的生活小经历,可从那天开始,我便学会了把书里记录的批注统统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理,也就是这个过程,不仅让知识更加有效率地融入脑子,也让我有了这个习惯。
每一本看过的书都能被我充分地吸收。以至于我的思想慢慢地变得更加成熟,也正因为如此,更倾向于安静成为了我的抉择。那些被我眼角略过的文字和章节,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一张缜密的网,不断相扣,这让我开始有了去做任何事情的动力,而且也明白,充实的知识让我看清了现实,对世界有了更大的认知,之后我不善于用过多的言语来表达我读过的知识而是更倾向于在安静的背后用行动来证明一切的缘由也在于此。
涉猎了很多领域的书籍,记录下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和心得,慢慢地,我开始意识到未来的自己会不会成为一个思想界的怪物。我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原本闲暇时间愿意出去与朋友聚会的我开始选择了放弃,转而投入了书海之中,多年的读书积累,让我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汲取书本的知识,还能在一天内看完一到两本书。
对世界的认知是什么?是KK在《必然》中对未来的形容:人工智能化、信息可视化、万物联网以及互动化吗?还是那些科学家口中对未来宇宙实现太空之旅的预言?对世界的认知更多地在于自己,曾经我们都能明白去了解科技业界大牛们对未来世界的预测,也能深刻领悟文学界大师们笔下对现实世界的各种描述。事实上,我们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在了别人的思想之上,用别人的眼光来分析世界格局,甚至是自己的生活。
四年前,我还记得一年也就读了20来本书,而且还仅仅是“被书”,没有一丝主动,那会的思想全靠别人笔下的文字来得以生存。之后连续两年,我学会了主动去接受书本里的知识,告别了往日的“被书”,可这一切似乎都是一个天大的谎言。渐渐地在之后开始明白,读书的人不是“读”书,而应该把书读进去之后能够走出来,把那些从眼皮底下略过的文字融合起来成为“私人一家”,走出书本,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智慧来看待世界,我认为这才属于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庆幸的是,我一直保持着内心的安静,无论读过多少的书。因为读过不少的书,让我领悟如何认知世界,便是对内心安静最大的反馈。每天,投入思考,眼前的一切绝非眼前的一切,就像一群人的交谈,在我看来之中或许有的人心不在焉;就像路上的乞丐,你永远都不知道他的乞讨是否真实,以至于你将拿出来的爱心又藏了起来;就像天上的乌云,下一刻是狂风暴雨亦是阳光明媚你也无法断下结论,事实上我也见识过黑压压乌云之后的阳光明媚。有些东西,书里是教不出来的,我曾经天真地认为书本知识可以造就每一个人,成功从无知化身智者,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么肤浅,那书本知识的意义又是何在?
认知眼前的世界需要的是用心,而用心的背后则是浩瀚的知识海洋。如果你读完了一本书,认为看懂了书里的内容,那么这一切将变得没有任何价值所言。读完一本书便是读一本书的开始,从书里的知识走出来眺望世界便是读完一本书。
那天,你问我:跨越600本书之后的感觉如何,你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一刻内心的感觉是安静的,这并不是我说出的答案,而是内心底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