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就翻看着关于锦鲤的视频,水中游动的优雅身影和红白花纹让我沉醉迷离。在外地工作,时时想起家中的那两条锦鲤。也为自己未能拥有视频中那一池碧水而遗憾。突然想记录一下这流动的艺术。
自从买房自己住,就开始养鱼。中间走了不少弯路,先是小鱼缸各种原因养死了不少鱼然后才换大鱼缸。鱼的种类也是金鱼中的蝶尾兰寿狮子头水泡珍珠等类型养了个遍,两年后现在家里剩下的是两尾锦鲤。我想以后也许还会养金鱼或者热带鱼也说不定,但锦鲤我是放不下了。
自己也说不上来是被什么吸引了,第一次看到锦鲤就惊讶沉迷了。我一直对鱼类有迷之喜欢。尤其属意体态优雅的鱼类,在水里轻盈的身影让人望而观止。一个转身一个回眸都那么撩人心弦。水中于我而言是个神秘的所在,每次游泳时那种感觉极好,被水温柔通透的包裹着,从内到外。空气于我们而言是无形的,水却是有形的存在。当我们在水中游动时能感知它的压力和浮力,仿佛自己是一尾鱼了。在水中我们仿佛没那么孤单了。是否在母体中也是这种感觉?应该是相似的吧。那就是了,难怪让我如此迷恋。也或许正因如此,才对于可以一直生活在水中的鱼儿如此羡慕与眷恋。尤其是锦鲤,身上红白花纹变幻无穷,对比分明,沉着安静。让人无法不把眼光投注到它们身上。
锦鲤与金鱼本都产自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有“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的名句。中国对鲤鱼的喜爱古来就有。而如今扬名世界的最好的品种却都在日本。自从唐朝日本就遣派许多人来我国学习先进技术并带回许多物种及建筑样式等。这个国家对我大唐朝的崇拜与敬仰人尽皆知。也许正因如此,千年来他们虚心学习并保留甚至改良了许多大唐文化及技艺。比如人们都说,到了日本京都,才能看到最纯正的唐朝什么样。还有这锦鲤,几乎成了日本的国鱼,世界各地都要从这个国家进口最纯正的锦鲤。也许是它的温度适宜也许是它的环境合适。但如论如何,作为发源地的我国也该反思一下如何发扬光大了。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人不仅只乘凉也要给树浇水施肥,否则树木枯萎那荫凉也就没了。这就像一个外邦少年到中原名门正派学艺归国发扬过大自成一家名扬海内,而原来声名显赫的名门正派却不思进取衰败没落。这样的对比让人不胜唏嘘。不要让水仙乘着锦鲤到了他乡不再回来。
最近看到一个英国BBC拍的关于日本锦鲤的纪录片的片段。其中一个情景是,一位日本农村主妇在家里刷碗,脚下就游动着一群群硕大的锦鲤。她随手把锅里的剩米饭倒进水池里,锦鲤争相抢食,远处稻田青青。这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在日本锦鲤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与人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像在我国这样有钱人才玩得起的奢侈宠物。
我也梦想着将来能有这样的院子来养一群锦鲤日日相伴。为此我要奋斗努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