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整理家都有以下苦恼:
为什么一直整理却一直不能维持?
家里凌乱是因为收纳不够吗?
换个大房子把东西都装进去,东西就不会放不下了吧?
……
你是不是也以为自己换个大房子空间大了,一切杂物都能收进去,就能在整理的道路上一劳永逸了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杂乱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动线不流畅。
比如,你每次出门都要用穿衣镜,可是穿衣镜在卧室,每次还要专门跑进卧室看一眼自己的着装,才能放心。
桌子上堆满了瓶瓶罐罐,有平时的下饭菜,水杯水壶,纸巾,果盘,等等,虽然用起来方便,可是桌面却非常凌乱。即使隔着几米有个餐边柜,却因为距离太远不顺手,不愿意多走几步路。
动线的流畅,其实是根据人的行为习惯来的,就是怎么简单怎么来。
如果每次回家都要放包放鞋,玄关就设置挂钩和鞋架就是最理想的,而不是跑到卧室或者换衣间去。
如果每次出门都需要穿衣镜,那么就应该在门口想办法找个位置放个镜子。
如果每天都要戴首饰,最好在衣柜设置抽屉或者把首饰的收纳工具挂在柜门上,方便一次到位。
如果洗完脸就在卫生间化妆,化妆品就可以放在一个单独的盒子里,洗漱完毕直接全套拿出来,化妆完毕就归位。
总之,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确定物品的位置。
有时候我们觉得家里做起事来不方便,却找不到原因,可以从动线的角度考虑。
人的本性都是懒惰的,只要能少走一步,绝对不多做。
动线一旦流畅就解决了很多问题,普通人家的家居设计和物品摆放并没有专门的设计师来设计,所以往往是自己的临时起意或者根据经验来的,没有那么科学。
这样的设置往往因为缺乏专业性造成“行动不便”。现在因为大城市房价都很高,住宅面积往往很小,加上动线不流畅,没有养成整理习惯,家里往往凌乱不堪。
从动线角度来考虑,对家里进行一点点改造,用起来会更顺手。
家里凌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未养成习惯。
大扫除是一个彻底清理的过程。很多人家里都会在年底来一次彻底清扫,迎接新年。
所以过年走亲访友,看到别人家里都是一尘不染的。
但事实是,这样的环境并不能维持太久,往往过年的一两个星期内,年货堆积,亲朋众多,家里会比平时更乱。
过年大扫除是大家的普遍行为。但是日常打扫和整理却少有人做到,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因为整理烦恼。
整理的一大问题就是一人整理,全家拖后腿。
整理的人往往对环境凌乱的容忍度最低。
看到自己原本擦得干干净净的地被踩上凌乱的脚印,原本摆放有序的书架堆满了小玩意,厨房碗筷堆积物品杂乱……
看到这些,再好脾气的居家能手也会忍不住跳脚。
一般来说,整理的人会尽量保持家里的环境,但是对于其他的家庭成员来说,因为不是自己整理 ,对环境的爱惜程度就没有那么高。
对于自己的另一半,如果对方因为工作忙或者家庭分工的原因不整理,最起码应该约定物品从哪里来,用完就放在哪里。
很多人会把家里不整洁归因到孩子身上,孩子淘气,玩具多,零食乱丢乱放,似乎家里是因为有了孩子才凌乱的。
可是,孩子并非天生如此,他们学习能力很强,动手能力也很强,如果有家长的引导,并且把孩子的物品分类放到他们能够得到的位置,并且时常做示范、叮嘱,或者协助完成,也是能够潜移默化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的。
很多家庭因为孩子环境乱,往往是在要小孩之前就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
因为小孩多,物品多,就认为换更大的房子能够解决物品多的问题,这种想法明显是错误的。
家里凌乱,主要是没有整理的习惯或者说是没有整理的技巧,总是像仓鼠一样忙的团团转,做了很多事,却没有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妨一次性做整理,扔掉无用之物,按照家庭成员和物品类别给每类物品一个“家”,你就会发现昂贵的房子里面放了太多与房价不等的废弃物,甚至是垃圾,不妨清理出去,给家人更多自由的空间。
爱上整理的我,小两房也能居住得很舒心。
因为整理使环境更好,就更愿意待在家看书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曾经也希望大房子才能住得舒心,可是看到日式小空间的完美收纳,非常倾心。也没有执着于要住大房子,因为资金有限,精力有限。
希望房子的大小不会限制你的生活品质,整理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