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龟兔赛跑说起
《龟兔赛跑》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有一天,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乌龟说,总有一天他会赢。兔子说,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兔子飞快地跑着,乌龟拼命地爬,不一会儿,兔子与乌龟已经离的有很大一段距离了。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它要先睡一会,并且自以为是地说即使自己睡醒了乌龟也不一定能追上它。而乌龟呢,它一刻不停地爬行,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此故事告诉大家:不可轻易小视他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才会取得成功。
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可是它会带来一个很大的误导,会让你做出截然对立的选择:要么你有能力,要么你付出努力。所以,你愿意选择当一只有才能的兔子?还是选择做一只努力的乌龟?我想,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成为一只稍微勤奋一点的兔子,即在比赛中不睡觉,或者早点醒来。
可惜,我们的人生是个漫长的旅程,一次考试,或者一次比赛,只是一个暂时的结果。2018年8月,《科学报告》杂志刊登了美国生物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据称,龟兔赛跑中,若用它们一生的运动量来衡量,乌龟作为一种很有耐力的动物,肯定会赢得胜利。科学家称,乌龟一生走的公里数,比兔子要多。
所以,我们先下一个结论,一次比赛,勤奋的乌龟可能会赢,更重要的是,在更长的一生的中,坚持的乌龟,照样还是胜利者!
《模型》成长型思维 vs 固定型思维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首届“一丹奖”获得者卡罗尔·徳韦克教授,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出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教育方法。
徳韦克教授研究发现,有些孩子喜欢挑战,碰到困难时毫不退缩,而有些孩子害怕失败,不敢做出尝试。会有这两种不同表现的原因,来自于不同的思维模式,区别在于怎么看待人的智力和才能。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聪明才智是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甚至是大幅度提高,天赋只是一个起点。而相反,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则认为聪明才智是天生的,要么有要么没有。
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人一生下来,各自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擅长音乐,有些孩子擅长数学,基因决定了这些,所以一个人的智力或者智商,是先天决定的。而对于技能,因为熟能生巧,所以我们一般也认为,技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提高。
可是徳韦克教授的观点是,根据对大脑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的智力是可以增长的,通过不断地学习,神经元建立新的连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智力在后天,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发展和提高,甚至是大幅度提高。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就仅仅是因为我们对聪明才智的理解和发展有不同的观点和评判,随之而来就会带来各种不同,如下面的图总结所示,两种不同思维造就的不同观点和行为:
我总结了一下,两种思维模式所造成的观念和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三个维度:
1.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力由先天决定,所以心智相对封闭,不太愿意通过学习,或者不认为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相反,成长型思维的人,喜欢学习,因为他知道,自己学习的越多,提高的越快,心智相对开放。
在现代社会,专业分工很细,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非常快。一个拥有开放式心胸的人,更加能够适应快节奏变化的社会,学习新的技能,也就更有可能构造我们后面要提到的,查理·芒格提倡的跨学科多元思维模型。
这是认知维度的差别。
2. 固定型思维的人,因为认为智力由先天决定,所以对一个人的评价,是静态的,也就是说,要么你是聪明的,要么你是笨蛋,非此即彼。
有了这种想法,会造成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不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是笨蛋,处理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是在证明自己。说的严重一点,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看待事情的态度,分为两种,要么是用聪明与愚笨来评价别人,要么是努力去证明自己,以求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和好的评价,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永无止境。我以前就是这种人,活得很累。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恰恰相反,面对挑战,处理问题,因为没有被人贴标签和被评价的心理负担,所以能够抱着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来面对一切。自己有把握,那就实践所学,回馈社会。自己没有把握,也不怕出丑,可以从错误中,从优秀的人那里,学习和提高。这样一种不在意别人评价的活法,真的很轻松快活。仅仅是做一个思维模式的切换,就可以轻松得到这个好处,为什么不马上试试?
这是行为维度的区别。
3. 因为有了上述两点的不同,固定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和失败的时候,是脆弱的。一次失败,足以击溃他的信心,那种信心是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以及某次证明之上的。因为害怕失败,所以也就不敢应对挑战,不敢去触摸和拓展自己的能力极限。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满足于常规的成功,还敢于迎接挑战,尝试新的最优路径,从而有效提高自己。即时失败了也不怕,当做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有了这种态度,他就表现的意志品质更加坚韧有毅力。
我们都知道,坚持品质的重要性,在社会上能够取得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人是脆弱的,大都是在困境中,能够自我激励和激励他人,东山再起。古代先天素质平平的曾国藩,一介书生,屡败屡战,扫平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清朝的中兴之臣。
这是意志品质维度的区别。
综上所述,我认为,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人,最大的区别在于认知、行为和意志三个维度存在鲜明对比,而这些不同,仅仅是因为最初对待聪明才智能否发展的理解不同。
徳韦克教授在书中,选择体育、商业等领域大量的案例,说明了上述理论,从而告诉我们,无论是人际关系处理,还是教育孩子、训练球员,或者是培养学生,都因该遵循成长型思维模型。比如,当我们夸奖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夸奖他聪明,而是夸奖他的努力过程、方法策略和意志品质,因为奖励聪明,会让孩子陷入固定型的思维模式,把聪明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评价。
最后,徳韦克教授得出结论,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事情上,有时候是固定型思维,有时候是成长型思维。当我们觉察自己在某方面陷入固定型思维时,可以通过四个步骤的方法,来做出改变:接受、观察、命名和教育。
《模型》玻璃人与海绵人
在阅读《终身成长》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没有找一个原则,来指导我如何教育孩子。作为家长,我们都想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努力想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处理与其他同学小伙伴的关系等等。
当看到卡罗尔·徳韦克教授的成长型思维后,我知道我找到了,而且我马上用在自己身上,发现确实有用。比如关于评价问题,我以前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也和徳韦克教授说的一样,一直在证明自己,害怕出丑,害怕失败。当我听从她的教导,换个角度来看待聪明才智的能力问题,放弃评价的观念,而是抱着学习与实践的态度,来处理事情的时候,我发现越来越自如。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和咿呀的妈妈,很早就达成一致,就是多夸奖孩子,也是一直这么做的。但是没有意识到,做法一直是错误的,我们一直都在夸奖咿呀和曼曼,你们很聪明,你们真棒!
另外,最近这段时间,发现曼曼有一个小问题,比如不敢和姐姐进行剪刀石头布的PK,她总是害羞地说,我害怕失败。我想鼓励曼曼,但是不得其法。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一个可以将曼曼从固定型思维,转化到成长型思维的好机会。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出发点是,根据查理·芒格的跨学科思维,来罗列不同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我统一叫它们为思维模型,这也是为什么你们在本书中会看到大量《思维模型》标识的原因。但是,我陷入了一个困境,知识那么多,有那么多的模型存在,比如下图,随随便便就拉出数十个思维模型,怎么把它们统一起来?
难道我这本书,就是罗列一些,我自己认为重要的思维模型吗?这样做对咿呀和曼曼的教育,有什么价值呢?
现在我明白了,比起罗列一个又一个的所谓思维模型,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她们,从小具备成长型思维,这是一劳永逸的做法。只要她们保持开放的心态,终身学习,那么她们自然会构建适合她们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积极态度,我多列一个思维模型,或者少列一个思维模型,不会对她们产生太大的偏差。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我找到了方法论。
因此,我决定传播成长型思维,而且,更进一步,决定给它们取一个形象的名字,便于传播,于是我创造了玻璃人&海绵人的概念。
玻璃的特性:不吸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透明,冷,易碎。也有一个说法,形容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我们会说他有一颗玻璃心。
海绵的特性:吸水,有弹性,形态随意变化,可刷彩色,暖,猛锤几拳也没事。
有了这两个形象的说法后,碰到每一件事情,我会问自己,海绵人会怎么做?每天睡觉前,可以问自己一句:今天你是玻璃人,还是海绵人?我发现,这种方法对我特别有用,我也希望这种方法对其他人也有用,所以我决定开始传播它。
《模型》致良知,知行合一,持续改进
这几年,王阳明的思想,知行合一,很流行。成功学、企业管理等,大家都在学习知行合一,学习阳明心学。我也凑热闹,读《传习录》,读各种对王阳明的解读,结合西方心理学,又自认为对知行合一有了一些片面的理解,下面是我曾经总结过得关于知行合一三个层次的理解:
1. 知:知识,理论,也就是说要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炼理论。
例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2. 知:认知,包含我们的潜意识。认知和行为一定是一致的!认知可以影响行为,行为也会塑造认知。
例子:读一本书,你只能读到你自己。
例子:在真正成功之前,我们可以假装成功。- Fake it until we make it.
例子:如果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环保人士,他首先行动上会做出环保的举动,慢慢地认知方面,也会认同自己是环保人士,然后按照环保人士的规则行事。
3. 知:良知。来自王阳明后期提倡的“致良知”,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我们先说说致良知,它是王阳明晚年的说法,到了后期,他只谈致良知。我们姑且把它理解为,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就是说,面对千差万别的各种事情,不能丢失了你的最根本的良知,或者往浅处说,道德也行。周敦颐在《通书》全篇,只说一个诚字。我认为,良知和诚,没有区别。
那我们在社会处事,学了那么多知识,当智慧和能力成长了,不能走偏了,不能干坏事,不能丢失本心。所以,从基础出发,要用致良知,诚,来约束自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核心价值观:正直诚实、敬业敬责、尊重宽容。根基是正直诚实,这是做人之本。敬业敬责是指做事,负责并且敬业。尊重宽容,是指尊重别人,保持宽容心。短短12个字,我觉得把人生道理都说完了。
在不丢失本心之后,我们保持成长型思维,抛弃评价与证明,只是学习与实践。那么,知行合一,就是伟大的武器。我上面总结的三个层次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在本书后面的心理学分析中,有科学支持。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知行合一,他就太强大了。我自己没做到,也无法说太多,还需继续努力。
那么,持续改进,也就是天天进步,从错误中,从别人那里,找到提高的地方,然后改进它。一个能够天天进步的人,多么可怕?别说进步了,我们想每天保持不退步都不可能!佛学六度里头,讲究精进,那么精进是辛苦呢?还是快乐呢?表面上看起来是辛苦,其实是快乐;是自己成功之道!
《模型》外界的刺激与我们的回应
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怎么利用这段距离。 - 维克多·弗兰克
我们的大脑,在经历百万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层次:反射脑、经验脑和思维脑。
反射脑是我们的动物本能,它的处理机制是条件发射,可以让我们快速做出行为动作,保护我们,比如被火烫一下后,我们会快速退避。经验脑,是我们的学习和情绪中心,比如开车,当我们“学会”开车后,一系列的处理动作就固化在我们的经验脑中。比起其他高等动物,思维脑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我们可以想象,逻辑思考等,同时也是我们注意力触及,可以意识到的部分。
当我们在接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反射脑和经验脑,在我们思维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替我们处理掉了95%的信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关注点放到其他更加高级以及需要我们投入注意力的地方。同时,也因为这些自动的条件反射、经验和情绪反应,会让我们轻易地做出一些不经思考的错误反应,比如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迁怒于人等。
如果我们在这些容易犯错误的场景下,接受到外界的刺激后,不是马上回应,还是经过我们思维脑的处理管道:自我意识、致良知和思考决策,那么我们犯错误的空间就会降低,得到了进步和提高。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观”,觉察我们的情绪和念头。致良知,就是遵守我们的根本原则。思考决策,利用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决策模型,来优化回应的策略和步骤。
《模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怎么致良知?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没有给出来,几百年来,也没有一个人说的清楚明白。很多时候,大家把良知与道德,混为一谈。
史蒂夫·柯维博士,终身推广高效能人士(或者称为成功人士)七个习惯,把它们称之为大自然的原则。他说,价值观/使命决定我们的行为,而行为的结果,由这七个原则来决定。
当我第一眼看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时,我的第一个感官是,唉,又一本成功学的鸡汤书,七句正确的废话: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但是,一本书,七句话,如果能够行销三十年以上,提醒我,千万不能低估它。于是,当我越琢磨,越体会,越实践,我发现,这是可以实践的七句话,进一步,这七个原则,可以作为致良知的内容。
做自己,做快乐的海绵人
好了,最后总结,怎么做自己,实现人生目标?我的答案是:快乐的海绵人模型!
1. 战略思想:成长思维,不断更新。
我们在思维模式上,要具备成长型思维,成为海绵人,不断更新我们自己,取得进步。
2. 核心原则:致良知,即观心->良知->决策。
碰到外界刺激,我们的反应模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其中包括观心、检视良知原则,以及应用合适的多元思维模型来处理问题。
3. 实践方法:知行合一,持续改进。
说太多,想太多,没用。只有在实践中做起来,才算是真知。而且在做的过程中,要持续改进,比如采用PDCA的原则,找到问题,取得进步。
我希望我们能保持成长性思维,即选择做快乐的海绵人,知行合一,努力学习与提高,持续改进,每天都有进步。最重要的是,致良知,不可做恶!
到了这里,我觉得这本书写完了,道理也说尽了,我自己也没做到,需要努力,但是我分享出来,请别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