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今年大四狗,对未来十分迷茫,求助于我。说来惭愧,我毕业也有个几年了,却依旧混的不上不下,毫无建树。要说给点建议,提点一个人的未来,我是万万不敢的,我所能够做的只是告诉你我的选择,我的得失,和我的思考。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那是因为在人生的各个转折点上没有相同的答案,大学毕业就是那最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如果你不打算继续深造,考研留学什么的,那么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叫“毕业即工作”,这边刚脱掉学士服立马就穿上职业装,开启孜孜不倦的“工蚁”模式。另一条就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成为一个“慢就业族”。
大多数父母都是传统派,他们觉得毕业之后不工作就是“游手好闲”,甚至要被打上“读书无用论”的大章。我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早早地给我在家乡物色了合适的工作,无数个夺命连环Call,内容永远是早点回来面试,机会不是天天有,错过这次就没有下次了。
想想我当时无奈地退掉毕业旅行的火车票,坐上回小城的大巴,心里那样的不甘,激烈的斗争,却最终还是站在了熟悉的家门口。从跨进家门开始,我就默认选择开启了我的“工蚁”生涯。
诚然,父母为我物色的工作很好,五险一金,朝九晚五,周末双休,每月薪水满足我在小城的吃穿用度后还能余下一些。我的日子看上去过得还不错,但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小时候学校、家两点一线,现在单位、家两点一线,小城还是那个小城,我还是那个我,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无趣的过去,无趣的现在,以及无趣的将来。
当然,我能够选择跳脱无趣的圈子,可是在小城工作的这几年,安逸的工作安逸的生活已经将我的棱角几乎磨平,我没有勇气尝试改变,我害怕换一个工作还不如现在的好,我害怕大城市已经不能容下适应安逸的我,我害怕这个面目全非的我。
我告诉表弟,如果我还是大四狗,我一定选择按掉父母的电话,听从内心的选择,踏上火车,开始我的毕业旅行。第一站一定是北京,我带着口罩像当地人一样穿梭在首都的各个胡同里,也去中关村的“车库咖啡”看和我一般大的年轻人如何努力,听他们谈理想说创业聊未来。到了大理,我要找个靠近洱海的青旅做义工,那家青旅一定要有大大的客厅,和充满生活味道的厨房,有一群身怀绝技的小伙伴,我们时常坐在一起思考人生。去杭州,一定是为了阿里总部,也为了挑战不花现金在一座城市生活,学习杭州人“互联网+”的超前思想。
旅行就是到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遇见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也许看上去你什么都没有得到,但其实你得到很多。一位智者曾说过“旅行虽颇费钱财,却使你懂得社会”,走过千山万水,看遍人间百态,你自然会成长,对未来的思考也更深刻。在旅行中找寻,找一个地方,一个流浪的瞬间,它能给你灵感,让你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此后你会为之奋斗终生,却不觉厌烦。
工作之后,你没有时间旅行的。所以,毕业后,不如做个“慢就业族”,去旅行,去感受社会,去找寻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小吕的旅行方式是骑行。我们在青海野生盐湖边的公路认识,他从西安一路骑自行车过来,他说骑遍祖国是他的梦想,以后参加工作了,就没机会了,趁着还年轻,多骑一会儿,离梦想就近一点。小吕还说每当他骑行时就会忘记一切烦恼,但他不可能一辈子骑行在路上,该就业还是要就业,日子总是要回到正轨。现在的他只能拿出短短的半年时间追逐梦想,半年之后,他会找一份正式的工作养活自己。
当然,“慢就业族”的成员们不全在旅行的路上,他们也有去偏远地方支教的,有在家准备好好陪陪父母的,有“互联网+”时代的网红们,也有攥着资金准备自己创业的创客们。
优妹没有出去旅行,一直在家待业,但她有收入,她的收入来源是国内一家直播网站。优妹喜欢玩游戏,尤其是FPS,玩FPS玩得好的女玩家很少,很多人质疑过优妹的性别,气不过的优妹便和人约定开直播,结果一场直播下来意外收获了很多粉丝。优妹说她现在一场直播后大概可以有一两千的收入,一个月直播几回,生活开销就基本解决了。她说自己一直没遇着合适的工作,也没想好到底要做什么,反正现在不愁吃穿,就先这么干着,等以后说不定还要出国读研。
直播网站上做直播打游戏算工作吧,很多“慢就业族”也工作,只是他们的工作不正式,在外人眼里,尤其是长辈眼里并不能称得上工作。但就是这不正式的工作能让“慢就业族”们有生活来源,有机会暂时放慢脚步,慢慢思考人生道路。
我觉得只要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地,不回避的,就没什么好恐慌,做个“慢就业族”只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更好的面对人生。所有“慢就业族”都不是在“玩儿”,他们中更多人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趁着自己还年轻,还不用承担过多的责任时,肆无忌惮的再任性一把,也许任性后的放手一搏就能歪打正着。
毕业后,不如做个“慢就业族”,好好任性一把 ,因为这次任性后就要真正长大。
毕业后,不如做个“慢就业族”,停下匆匆的脚步,慢慢思考人生道路。
毕业后,不如做个“慢就业族”,找到你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