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做些回应:
1很可能你没有认真读文章吧(也难怪毕竟写得又臭又长)。我太赞同你的观点了: 转发不等于救命,善良是选择,不帮是本分——它就是对的。本文讨论的重点是: 传播很重要,不是帮忙重要(你也捐赠了,你也帮忙了啊……)。帮忙从来都是道德要求,而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就是公民责任了。这是深入运营公益后,我产生的一个认知: 每个人有必要思考什么该传播、什么不传播,或者什么多传播、什么少传播。
这个前提是: 互联网环境下,很多流通成本接近于零,使得帮助与被帮助的对接变得十分简单。所以,在互连网之前的社会里,我们想传播这样的事也没机会。每个人的转发的成本是很低的(即使算上时间成本和注意力成本),但是转发后的结果是令人惊喜的,其间的回报率是很高哒,这是时代的馈赠,浪费可耻……。
2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由于大部分人不会持续关注这样的事,就是说转发一次肯定不会再回去看事件的结果。这出现了一个隐性问题,即使回报率很高,但看不见回报,就会选择放弃好的机会和其背后的价值。好比说,有一支利润很高的股票,分析不出带给自己的利益,就可能放弃购买蒙受损失,社会本可以更好的啊,我只是帮大家提前了实践而已。
3或许说,别人遭遇苦难,我们好像也损失不了什么,我得承认的确没有。但是放大到一个社会来看,每个人的传播都很重要,公益项目的难点就在这里,因为我们看不到这些公益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回馈每个人的。其结论可以类比税收,收税的结果不也惠及每位公民嘛。
4对于你的后半句,我也来回应下。救世主当然是少数了,苦难者位多数才是正常现象嘛。需要指出的是,我难道能要求别人把筹款平台上的苦难者都捐赠一遍吗……当然不是,我呼吁的是,大家都建立一种认知: 看到了随手发一下,这比捐赠其实更有意义(还不花钱,何乐不为呢?)本文通篇都在论述传播很重要,同时传播也很简单: 偶尔看到了,就发了呗!互联网社会,传递是公益核心,而非捐款。
5对于"转发=救命"的表达方式,单看形式当然goupi不通。这样的表达,是建立在原文的逻辑上、给大家提供的可直接操作的方法,也是写作人常用、的确有有点偏激的"洗脑"套路吧。可类比时间=金钱,读书=改变命运,逻辑想通了才可能接受吧。
6这样的文风有人不太喜欢,那我宁愿改成平和的说理方式,只要能影响部分人的行为,就够了嘛。
7最后想说,别看我现在跟圣母一样,从前的我连朋友圈都不想看,感觉浪费时间,我通常表现得更冷漠(打脸)……只是深入这份体验后,明白其中的逻辑,我愿意做出改变。
所以,理解是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的,我绝对不会评判你、说你错,你我有各自的体验,随意评判一个人才是有问题的。恰逢这个时代允许不同的声音,那就互相理解吧。
最最后,谢谢你又看完一段又臭又长的回复,另外,原文我已做改动,删减了乍一看很偏激的部分。
望理解,共勉。
熟人逻辑,方法论,原因
不知道、不相信平台,认识不到这股力量,是社会的损失,终归是每一个人的损失。
鸡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