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66,11-6-5,告子章句上6-5》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彜,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今天是丁酉年庚戌月甲申日,九月初五,2017年10月24日星期二。
《诗》,是《大雅·蒸民》篇。蒸,是众。物,指形气而言。则,指道理而言。彝,是常。懿,是美好的意思。
《诗经》上说,天生众民,有物就有法则,众民保持了常性,所以爱好美德,这良知是人的本性。
孔子听到这首诗后,赞叹不已,说,作这首诗的人是懂得性情之道的人!有事物就有法则,众民秉持着常性,这是天同此理,人同此性,这是圣贤和愚不肖共有的人性,如果不是这样,人们怎么会不约而同地爱好美德呢!
人性的性,本质上是仁义礼智四德,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这是人性本善。
情,就是喜怒哀乐爱恶搞欲。
上述性情二者的关系紧扣在一起。孔子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中的喜乐是情,为什么可以做到不淫也就是不过分呢?因为有仁礼的规范;怒哀也是情,为什么可以做到不伤呢?因为有义智的裁制。由此可见,仁义礼智是本性,情是变化万端的作用力。人性本善,而情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
那为什么不干脆把情断了呢?岂不只有纯粹为善的人性而不再有恶了吗?不行。人性必以情为载体,比如说做好事时,必然借助喜心的力量,没有人不动情而行仁,所以《中庸》说:"道心惟微",没有载体的道心无以显现作用。如果一个人无情,倒是不为恶了,但也不再为善了,这算什么人呢!
所以,儒家的功夫主敬,于虚灵之中体验来复之仁心,见性之后却要在情上用功。既存养以尽性,又必须省察以治情。其原理就是儒家的人性论。
人性本善,恶是怎么来的呢?恶是遮蔽之故,人性是纯善光明的,纯善被遮蔽的部分就是恶的暗黑世界,对治的办法就是不断地擦亮本心,这也是王阳明讲的致良知。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固有的良知,以四端之处擦亮扩充,这是"明明德",日日不断地擦亮扩充,这是"作新民",时时处处无止无息地擦亮扩充,就是"止于至善"。善,才是人的本性,注意力分散到外面去就是放失本心,就是荡情,所以,擦亮扩充也是收拢聚焦的过程,使良知澄明,良能发力。
儒家是刚健的,不是柔弱的,是动为主,静也是为着动的目标,是虚灵之明对蠢形的振作,是奋发有为的思想体系。
此刻,贝多芬第八交响曲正欢快地行进着,深别于柴可夫斯基的悲怆,气贯长空的英雄气概,赋予人以满格动力,配以此章,恰如其分。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