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本书读下来并不耗时,也不耗心力,但却让人产生许多共鸣,细节之处,让人为之动容。全然没有晦涩难懂的语言和思想,都是能感知到的同龄人的经历、困惑、挣扎、思考。
读书之前,并不想去做功课,就是想要看看自己能不能读出来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看着序言里韩寒和刘德华的推荐,总觉得作者很是了不起,肯定也是传媒界老江湖,年龄应该不小。可是看他写个人的情感和经历,写自己过往的那些玩伴和事迹,也总觉与自己年龄差距并不大。
就怀着一颗好奇心,读完之后再去攻略作者,才发现,果然只是年长自己几岁,与自己同时代的80后。作品也确实写出了80后成长中普遍遇到的叛逆与挣扎,情感与纠葛。
2
文中收录的14篇散文,我最爱中间部分对于玩伴和友人的描述。
虽然描写的看起来都是生动个性化的人物个体,却总能让我们在阿小、文展、厚朴这些看似那时张狂、实则沦为匆匆路人甲的人生过客身上,多多少少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那时我们曾不着调地中二、那时我们曾不分轻重地叛逆,那时我们用所谓“梦想”来逃避责任和现实,那时我们被成功学洗脑、那时我们被自尊掩饰的自卑打败...
成长路上,你不孤独,人生路上,你亦不孤独。在青春荷尔蒙的躁动下,我们都以为自己是我行我素天地之间的唯一。在作者朴素真挚的描述下,才发现,天下奇葩,原不止我一朵,真真是随处可见。
只是我们只是奇葩一时,而作者笔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却用尽了生命的力量,来演绎皮囊下这无处安放的灵魂,也造就了一个个活得淋漓尽致却充满悲剧色彩的小人物。
作者对于亲情的描写,能读出来因为陪伴和更多的了解,也倾注了更多的感情。
写母亲在建房子这件事的倔强和执念,来表现对父亲那含蓄而坚定的爱。写母亲承担起照顾父亲的全部职责,只为不拖累孩子,写母亲在父亲去世后把自己当一家之主的细节,处处表现这位传统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坚忍和伟大。
写父亲,更多是从作者自己的观察、感悟和母亲的描述中,侧面来描写父亲这个较为矛盾的人物个体。写父亲的责任与逃避、写父亲的坚强和懦弱、写父亲的爱与生活。
作者在自己积攒下20万的时候,想的不是要投资或者作为扎根北京的资本,第一件事就是计划带父亲到美国治病。这该是何等的爱,却始终抵不过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人生悲剧。
照顾父亲的时候,还是读高中,都是一面拼命读书还要抽出时间来照顾卧床的病父,大学期间也是拼了命的打工兼职实习赚钱,为的就是父亲的医疗和补贴家里。即便艰难,也从未有怨言。
最多就是祸不单行、全家撑不下去时,用以毒攻毒的方式,拿出毒药互相威胁全家一起死,但一家子相爱的人在一起,哪里又舍得死呢?要么死,要么就好好活,可好,不想死,那就继续与生命死磕。或许,这就是爱带来的坚强吧。
父亲偏瘫、脾气暴躁,性情大变,儿子为了体会父亲不易,故意强迫自己半身不能动地去生活,也在活动的时候摔倒,来体会父亲作为偏瘫患者的痛苦和无奈。这样努力地共情,我无法去想象久病床前无孝子。
我想,有如此亲情在,就算生活再艰难,也不该有结束生命的念头。这或许就是关上一扇门和打开一扇窗的意义吧。生活里,总有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力量。
3
书中也有篇幅来写神明。除了来自家庭的爱,神明也是支撑母亲在极端困境下拥抱希望的的支柱。
我曾听一位心理医生说过:算命先生是中国人最好的心理医生。而心理学即便是在今天,也都未曾全面普及。在那样的年月,作者生活在那样的封闭小镇,村民们多是采用向神明祈求和问“巫人”这样看似愚昧迷信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纠结、顾虑、痛苦和诸多放不下,不为别的,就为求个内心的安宁。
就像作者写母亲像神明撒娇,明明就是自己心里想要那个答案,硬是非要让自己的信仰给自己一针强心剂。
就好像我们在很多时候做选择时已经有了答案,问别人其实是想听别人给到自己想听的答案,如果没有听到想听的,就变着法让别人改答案或者换个人继续问,不过就是需要外界的肯定来给予自己希望和力量。
从上帝角度来看着实幼稚,但又是每一个个体在面对痛苦无计可施的时候,所需要的一种心理暗示和力量。在没有足够的科学指引下,能利用神明的力量来给自己引导,与其说是愚昧,不如理解为一种极端情境下的智慧,不至让自己崩溃的智慧。
所以,作者全文也并未指责或否定小镇人和母亲对神明的一些“套路”做法。因为,“神明”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信仰的力量。
而张美丽的故事,总让我想起两部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与青春和荷尔蒙有关的躁动和故事,那些现代思潮与世俗力量对抗下的悲剧人生,被作者表达得酣畅淋漓。
4
作者在描写家乡的海、家乡的风、家乡的石板路和摩托车,还有迎接主人回家的狗儿时,总会让我想起沈从文:简单质朴的文字,云淡风轻地描写,和不经意间流露的悲伤与深刻。
而一不小心,又能读出一些鲁迅的味道:下半身穿着一件不合身的、可能哪个长辈淘汰的西装裤,上半身是另一件不合身的、可能是哪个长辈淘汰的白衬衫。我读到的第一眼,脑子里想到的就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作者笔力深厚。整本书并未见一字一句的生僻字词,也未见任何让人获得G点快感的三俗内容,就是浑厚质朴地表达情感、描写生活、诉说爱。
就像作者在后记里写的:为什么许多作家的第一本都是从自己和自己在乎的部分写起:或许只有当一个写作者,彻彻底底地解剖过自我一次,他书写起其他每个肉体,才会足够的尊敬和理解。
就像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写道:只有天知道作者遭受了多少痛苦,历经了多少苦难,承受了多少伤心,才能侥幸给读者几个小时的休闲,或者打发掉他们在旅途中的单调和乏味。
《皮囊》是蔡崇达先生源自灵魂深处的思考与回答,写尽自己的生平情感,传递自己对于写作的尊重、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对于生活与爱的尊重。
而全书给我带来的感动和共鸣,又让我再次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