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包括自我激励、百折不挠;控制冲动和延迟满足;自我调节情绪和防止困扰情绪影响思维能力;以及富有同理心和充满希望。
愤怒是最难控制的情绪,但是宽容、积极和移情会减少愤怒。对惹我们生气的事情琢磨的时间越长,会让怒火燃烧得越旺。远路无轻载,再小的事情放在心里时间长了都会变成大事。
宣泄愤怒是平息怒火最糟糕的途径。愤怒的爆发通常会唤起情绪脑,使人感到更加愤怒,而不是减少愤怒。宣泄愤怒对平息愤怒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解决慢性忧虑的办法:一是自我意识,把忧虑情绪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学会放松;二是对忧虑想法采取批判的立场,质疑其发生的可能性;三是求助医学。
对抗轻度抑郁有两种特别有效的方法。一是质疑沉思的核心想法,质问这些想法的合理性,并得出更加积极的替代想法;二是积极参加愉快的、转移注意力的活动。
摆脱轻度抑郁的途径:有氧运动;享受感官愉悦;取得小小的胜利或者简单的成功;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又称“认知再造”,改变态度;帮助有需要的人;祈祷。
忧虑和焦虑是对所有心理活动产生破坏效应的核心,会损害智力。
注意力指向的方向,就是自己能量集中的地方。眼睛指向的地方就是行为取向的地方。足球运动员射门时如果一直想着别射偏了,他就很可能会射偏。如果担心失败,就可能失败。
越容易焦虑的人,学习成绩越差,不管用什么方法测量结果都一样——比如测试分数、平均学分绩点或者成就测验。
乐观指怀抱一种强烈的期望,尽管会遇到挫折和阻挠,但相信事情总会好起来。乐观的态度是防止人们遇到困难时失去兴趣、陷入失望或沮丧的缓冲器。乐观的人把失败视为可以改变的东西,悲观的人把失败归结为无力改变的东西。
“涌流”是情绪智力的至高境界。涌流意味着情绪达到了极致。在涌流状态,情绪不受抑制和牵绊,而是积极、充满活力的,与当前任务协调一致。涌流是一种忘我的状态,专注于当前任务,失去所有的自我意识,把心里常常惦记的健康、金钱甚至成功统统抛诸脑后。涌流是无我的时刻。
在涌流状态,人们的表现达到了巅峰水平。进入涌流的重要途径是专注,涌流的本质是注意力高度集中。
同理心就是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它在人生的很多竞技场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销售和管理到谈情说爱、养儿育女,再到同情关爱和政治行动。没有同理心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同情心是指对别人的遭遇感到同情,但并没有体会到和别人一样的感受。同理心起源于一种对他人困扰的身体模仿,个体通过模仿引发相同的感受。
母亲与孩子情感协调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这对孩子情感的培养很关键,可以使他在成年后具有饱满的情感,减少冷漠。
情绪忽略会削弱同理心,童年期缺少协调的情绪代价非常大。遭受情绪虐待的儿童对他人的情绪会变得极度戒备,成年之后很善于感知他人的感受,但是会情绪紧张,喜怒无常。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说的就是感同身受的同理心,道德的根源在于同理心,同理心是道德判断和行动的基础。
一个人缺乏同理心,就不会感受到别人的痛苦。
情绪可以感染别人
成功的领导者和演说家都是善于调动公众情绪的人。
人际智能由四种能力组成:
组织团队——领导者的基本技能,发动并协调团队努力开展工作。
协商解决办法——调停的才能,防止冲突或解决突发危机。
人际联系——同理心,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社会分析——能够体察和领悟他人的感受、动机和关切。
跟具有这四种技能的人相处会非常愉快,而且这种人具有持续改善的能力。
害怕没有人对自己的话感兴趣,因此在社交场合不敢讲话。读不懂别人的形体语言,就不知道何时该结束自己的话题。不会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形体语言,就无法影响听众。
孩子通过设法加入别的孩子正在进行的游戏,可以锻炼自己的逆境商和社交商。
爱与工作是标志着人全面成熟的双重能力,情绪力量是婚姻存亡的关键。防止夫妻反目的关键因素是情商。
情绪泛滥就是情绪失控。在情绪完全失控的时候,个体的情绪太强烈,观点太狭隘,思维太混乱,根本无法听进他人的意见或用理性解决问题。泛滥会使个体丧失情绪自我意识和自控的能力,使同理心荡然无存。
婚姻忠告对男人:不要回避冲突,妻子发泄不满或者提出分歧,是为了维护婚姻的健康。避免太早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法,对她的感受产生同理心更重要。
婚姻忠告对女人:可以抱怨他们的行为,但是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或者表达轻蔑。
情绪反应从童年期开始形成,通过最亲密的关系或者以父母为榜样得到学习,然后被带入婚姻,全面成形。对配偶的情绪产生同理心是缓和冲突的法宝。
冷静、同理心、善于倾听,能使夫妇有效地解决争端,促成“有益的争吵”。如果任由负面因素发展下去,就会摧毁婚姻。
倾听是维系夫妇感情的技巧。理解并回应对方补救性的姿态,有利于婚姻的健康。尊重和爱可以瓦解婚姻中的敌意。在夫妇关系中,一方要对另一方真正产生同理心,其自身的情绪反应必须保持冷静,这样其生理才能达到反映配偶感受的水平。
批评别人的艺术:具体,提供解决办法,当面表达,保持敏感。
接受批评的艺术:把批评当做建议,不要自我保护,把批评当做机会。
心理学家罗伯特·阿德(Robert Ader)发现,人体的免疫系统像人脑一样具有学习能力。
悲观会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乐观和希望会对治疗带来好处。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缓解压力的关键。朝夕相处的人对一个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这个人际关系对你越重要,它对你健康的影响就越大。
把最烦恼的想法说出来,有助于减轻压力,增进健康。交流是一种延长患者生命的新药。
情绪智力是所有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尽管情绪智力的形成贯穿个体的整个求学阶段,但塑造情绪智力要素的先机在人生的最早几年。父母的行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学习兴趣以及对局限的认识,这些素质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如果父母长期以来用某种特定的模式对待婴儿,到了一定程度,基本的情绪经验就会灌输到婴儿身上。亲子互动的方式将会向孩子灌输完全不同的感受,影响他对自己以及最亲密的人的认识。纯粹的忽视可能比直接的虐待更为有害。
创伤后应激障碍复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获得安全感;记住创伤的细节并哀悼由此带来的损失;最后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
气质类型至少可以分为四种:胆怯、大胆、乐观和忧郁。每种气质类型取决于大脑活动的不同模式。气质是与生俱有的,属于基因博彩的一部分,对人生产生强烈的影响。
虽然气质类型在个体出生时就已经确定,但在童年期,人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童年经验可以从积极的方向改变个体的气质类型。
气质不是命中注定的,儿童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会把孩子的气质导向积极的方向。
基因本身不会决定行为。我们的环境、经验和知识塑造了我们的气质倾向。情绪智力不是天生的,通过正确的学习可以得到改善。童年是情绪教育的关键时机。
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期,不断重复,形成情绪习惯。童年期是塑造一生情绪倾向的关键时期,童年期养成的习惯较难改变。
控制脾气的方法:走开,或数10下。
厌食和贪食可以通过学习情绪管理的知识加以改善。
情绪困扰水平较高的人,滥用酒精或毒品的可能性最大。抑郁让人买醉,但是在短暂的缓解之后,会使人更加抑郁。如果人们学会了缓解焦虑、消除抑郁、平息怒火,就不需要借助毒品或酒精。
虽然很多能力是天生的,全凭基因的运气,但是通过学习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包括气质类型。早期的情商教育可以对情绪问题起到预防的作用,提高情绪竞争力。
太多的问题都是由情绪引起的,学校引入情绪教育,应该以情绪和社会生活本身作为教育的主题,小处着眼,大处着手,这有利于预防很多问题的出现,而且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避免冲突的办法:要沟通,不要随意猜测,不要急于下结论。以自信的态度做事,主动倾听,直率地表达感受,但是不能上升为攻击。
让学生把自己的情绪写在纸条上并投入班级的“信箱”,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对事不对人地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都从这件事情当中学到认识情绪和管理情绪的知识。
延迟满足,以恰当的方式承担社会责任,对情绪保持克制,保持乐观情绪,是儿童从学校获得的所有宝贵财富当中的一种。
情绪智力就是性格。性格是“道德制约所需要的心理肌肉”。学校在儿童性格培养方面扮演中心角色,培养自律和同理心,让儿童学会关键的情绪和社交技能。情绪素养与教育共同对性格、道德发展和公民意识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