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高贵的气质是书香气,一个家最高级的仪式感,是烟火气。一半书香,一半烟火,才是生活最美的样子。今年寒假,我和全国各地的书友们在教师联盟寒假读书会平台相遇,共读了《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这本书,一起成为最美的自己。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我们面对课堂上学生不思考,不回答的窘境时,该如何应对呢?这本书犹如导航帮我们破解了心中的谜团,指明了方向。
一.内容概要及阅读价值
《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旨在探讨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思考?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该书提供了一整套有效解决课堂问题的课堂教学方案,作者彼得·利耶达尔教授认为造成课堂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思考,他15年来专注研究课堂教学,凝练出98种课堂教学策略,让老师能够全方位引导学生思考,有效解决学生读不懂题目、上课走神、不写作业、不愿意动脑解题、不会记笔记等14大课堂问题,从根本上实现有效教学。
这本书的阅读价值在于:1.揭示教育问题的症结:指出了学生不愿意思考的原因,如教师的固有意识假定学生不思考、传统的课堂模式的束缚、学生行为的复杂性等。2.提供教育方法的新视角:本书提出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开放、互动的教育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3.指引教育的前行方向:这本书提醒我们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为教育的前行提供指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思考的主体。
二.学生思考能力的阻碍因素
1.教师的固有意识假定学生不思考或不能思考。正如文中所说,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假定了学生不愿或不能思考,设计了很多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完成的教学活动。学生犹如在服从老师的一组组指令,只是模仿学习,缺少自主思考的意识,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可谓苦不堪言。
2.传统的课堂模式的束缚。从教室环境来看,整齐统一的教室规划,课桌向前朝着老师的讲台,竖直的黑板便于老师书写板书。上课时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老师讲完课后,学生记笔记,写作业,这都是由老师主导的教学活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灵活和创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3.学生行为的复杂性学生行为不仅指学生要学会如何学习,还包括如何与老师、同龄人相处,与父母沟通等非学业方面的问题。此外,学习行为也包括学生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学生行为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做的一切事情,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者以布置“现在你试一试”型题目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并统计了学生的行为占比。研究结果显示,只有20%的学生如我们期望那般认真思考,剩下的学生都没有思考,而是在偷懒、拖延、假装学习和模仿学习。
三.建构思考型课堂
作者通过课堂实验总结出14条影响学生思考的因素,即:布置思考题、频繁地进行透明化的随机分组、运用白板、课桌椅随意摆放、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站着口述题目、布置自测题、让知识流动起来、让学生进入心流状态、底层巩固、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评价你重视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学会什么和使用数据收集型评分方式。并依次按章节顺序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实践运用。
经过教学实践,作者研究出一套“构建思考型课堂的框架”,这里有四个有序排列的工具包,如下图,要以合理的顺序使用。典型的上课流程如下,可以根据学生实情进行灵活安排,拆分成两次课。第一次上课专门用来管理学生的心流状态,巩固知识点可以留到第二次课上。然后通过底层巩固、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布置自测题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学会什么,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的进度,形成性反馈,最终将集体认知转化为个人认知,学生自己承担学习的责任。
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我们对思考型课堂已经比较熟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也开始增强,有了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变换顺序实践这些方法,原来4个工具包会渐渐演变成2个工具包,那就是“再建思考型课堂的框架”。
四.沉淀感悟与实践运用
1.营造开放、平等的课堂环境。①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在上课后的5分钟先给学生布置思考题,从课外题过渡到课内,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②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不论是否达到预期,均尊重并听取学生意见,以提升其参与感。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了解学生需求和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改变教学方式。①增加实践活动:组织项目制作、小组讨论和实验等活动,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加深理解和掌握。②鼓励质疑和批判性思维:教导学生保持对知识的怀疑和批判态度,强调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③促进互动与合作: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社会实践,促进师生互动、同学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①鼓励学生提问和探讨问题:设立专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探讨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③提供反馈和指导: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在他们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提供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发展思考能力。
“我们所做的这些改变都是为了种下一棵棵小树苗,但我们的终极目标仍然是收获一整片的森林”,让我们为学生插上思考的翅膀!带着这种憧憬,开始护苗行动,开启新学期的勇敢尝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