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我读书计划第三天打卡
《影响力》第三章 承诺和一致
看到本章的引子,立刻想到了两个案例
1、我们在买东西前,尤其是大件物品,总是会选择很久,各种对比,各种挑刺,在某个点终于决定出手了,付款前还是犹豫的心态,付款后,立马180°转变,怎么看怎么顺眼,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唯有它是最好的,并且在未来的3-6个月甚至更久时间,不断的跟身边的人证明它的诸多好处,自己是有多么的英明,时间久了,自己便被自己彻底的洗脑了。其实说到这里,觉得婚姻中,如果也存在这样的心态,是不是会减少很多矛盾呢?至少遇到矛盾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我选的,我选的,我选的。自然化解很多不必要的战争嘛(抠鼻)
那么这个点是如何被商家利用的呢?就是老客户、转介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2、随着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越来越深入的影响,“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在这两年频繁的提出,再加上人们既存在惰性,偏偏又自认为有一颗上进的心,在这样矛盾的心态下,出现一种产物“打卡计划”,在朋友圈、公众号等所有自媒体去宣布你的计划,目的是什么?让更多人看到,并且在众人注视的压力之下,证明自己是承诺一致、言而有信的人。。这也是文章提到的“众目睽睽”原理,公开承诺往往具有持久的效力。是的,这次活动咱家就是这样的心态(捂脸),出于颜面的考虑也得挺过去不是。
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一段恋爱中,双方遇到了矛盾,付出多的人更难以放弃这段恋情。其实也印证了文章提到的另一个原理“额外的努力”,费尽周折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松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好比一个小孩子,拥有非常多的玩具,想买就买,想换就换,那么他必然不会懂得珍惜;而另一个孩子,得到玩具的机会很有限,他必定会视仅有的玩具为珍宝。人们只有对付出成本的事情才会珍惜或看重。
承诺一致,是从古至今、国内国外,只要是正常人,都会遵循的法则,那么这项法则被精明的心理学家总结出来,并被更精明的团体或个人运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举了很多例子,不一一赘述。故事有点老旧,并且已经被商家广泛的应用起来,甚至版本更高级。
我在思考个问题,仍然是两个角度
1、我们作为策划者,如何利用的更巧妙,更容易让人接受。当然,决不能利用人心从事违法或者违法道德的事情。
2、我们作为消费者又如何更理性的甄别?承诺一致是美德,但,死脑筋的保持一致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