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看。大上海的小角落,一个遮遮掩掩的“假药”贩子,一群病病歪歪的人,演出一场人间悲喜剧。真实、动人。笑泪夹杂的过程,皆大欢喜的结局。想想竟没什么可说的,就从题目入手吧:
片名《我不是药神》,程勇也的确不算什么伟光正的英雄:一出场,拖欠房租、和老婆抢抚养权、动手打人,简直一个穷困潦倒且自卑到自大的窝囊废。窝囊废家里也有病人,老人要动手术,于是他铤而走险去走私。他开始是个商人,最后是个犯人,不是神,也不是救世主。电影结尾的歌词里有一句“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就是程勇的写照,也是每个人的写照:曹警官办不了的案子,吕受益听不到的“爸爸”,浩子回不去的家。每个人都很渺小、很无力。连希望也萌发得偷偷摸摸,辗转在无人的角落,栖身于破破烂烂的面包车。这就是现实。
可是细细咀嚼一下,“我不是药神”似乎又带着隐晦的褒扬,和某种不自知的伟岸。程勇一开始坦坦荡荡赚钱,昂首挺胸,牛逼哄哄——他终于扬眉吐气了,交得上老人的手术费,供得起儿子的生活,谁要做什么无私奉献的药神?但病人确实是要把他当神供着,又感激、又讨好,还有些怕。到后来他一分不赚甚至倒贴钱去给病人买药,他反而却愧疚了、无奈了——个人的力量太渺小,有太多事情无法改变,太多悲剧不能挽回。他做得这一点又算什么呢?如何当得起“药神”二字?!然而病人却真正开始尊敬他。深重的内疚、痛苦、对自身的无能为力的清醒认识反而把他变成一个神。无需要挟,所有人自发对着囚车摘下口罩——他们为他加冕。
电影的英文名也很妙:Dying to survive。究竟是“向死而生”,还是“为了生存而死”呢?为了谁的生存?又是谁死了? 人世间挣扎一场,努力便能幸存吗?想一想,真是苦涩而有趣。
其他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比吕受益的三个桔子:第一个桔子作为给程勇的贿赂,被无情拒绝;第二个桔子是病床前的一点安慰,他却已无福消受;第三个桔子被浩子咬牙切齿地吃掉,这时吕受益已经永远离开了。
散伙的晚上,吕受益固执地坐到最后,他的固执也毫不凶狠,不过尴尬地赖着,就像他尴尬地赖在人间。他迟迟不愿接受真相,临走仍然露出苦笑——他的笑总是苦苦的、畏畏缩缩的,和他的人一样。被生活碾压得缩着肩膀、弓着后背。程勇让他“滚”,他也就只好畏畏缩缩地滚了。留下程勇坐在烟雾中,吞吐自己的愤怒和无奈。大限将至时他终于舒展开了,不缩了,不赖了——赖活着也活不起,怎么办呢?死吧!轻飘飘地,如释重负地,他干脆地走了。一家人受的煎熬终于到头了。
浩子就和他不一样,硬气、火爆、直截。造型也非常鸡贼,最帅的样子就是临死的样子。他终于改头换面,准备与生活和解,生活却没有放过他——这样看来二者又是共通的了。一个赖着,一个扛着,漫无目的地等着那点虚无的希望,而想要的终究还是没有得到。
很细腻、很动人。虽然回过头想想,剧情并没有太多出人意料的地方,但就像那句话——真实自有千钧之力。还有什么比生活更真实呢?一种宏大而无解的悲哀永恒地弥漫在人类中间,它永远是最贴近我们的,因而也永远最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