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余光中写下《当我死时》,“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短短的几句诗,表现出余光中先生极深的乡愁。
那是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临窗而坐,遥望西畔,心系遥远的故国。距离二十岁离国已有十七年了,却不知归期是何年。
因此余光中先生,希望自己死后,能够葬身于“长江与黄河之间,葬身于故国母亲的怀中”,耳边传来长江黄河的波涛浪声,伴随着母亲轻唱的安魂曲,进入了梦乡,于是便有了这首《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
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来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余光中先生整首诗没有过于华丽的词藻,却将思乡愁苦之情表露无疑,用了一系列拟人的动词,描述出自己所追求的极度舒服的理想境界。
而今天,2017年12月14日,台湾作家余光中病逝,享年89岁。这世上,再也不会有那一份矮矮的乡愁了。
我想很多人对于余光中先生更为深切的印象就是那首《乡愁》,那首《乡愁》中,小小的邮票,小小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而余光中先生在创作那首《乡愁》时,不过二十余岁。
余光中先生曾说:“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一条命,就可以专门应付现实的生活;一条命,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陪伴父亲和岳母;一条命,用来做丈夫和爸爸;一条命,用来做朋友;一条命,用来读书;另一条命应该完全用来写作;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最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谢花开,人来人往,并不特别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而现在余光中先生在现实中失去了他的生命,但我相信在另一个世界,他真的会生出这九条命,做他想做的事,守护他想守护的人。
他留给我们的,有最最经典的诗作,有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而此刻,除了感怀和致敬,我甚至找不出任何的语言来描绘我现在的心情,又或者觉得,此刻无论说些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
因为余光中先生的一生的经历,多年来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他的作品,无论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在西方文学的领域里都享有盛誉。
我们读了那么多余光中先生的作品,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更多的看到主题多和愁苦,乡愁,孤独有关,却又在这份孤独中,寻找到一丝丝温暖,那份对祖国的爱而不藏,深深的感染着我们。
甚至可以说,给许多在外的游子,以灵魂上的慰藉,所以才让我们,每每读起那首《乡愁》时,都感怀不已。
“如果早晨听见你的倾吐,最美的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我有何惧?当我爱时,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的华丽”。
余光中先生,一路走好,向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