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住水井边上的阿婆家特别热闹。在外打工几年没有音讯的国兴叔回家了,还带回一个漂亮媳妇。这在90年代的农村,是个大新闻。作为村口传播新闻的老水井,它什么也没有做,但是每一个来挑水的人都从水井这,知道了这个新闻。这叫你啥也没干,就干了啥。
和国兴叔一样年轻的村里人,都跑来阿婆家看新媳妇,看打工回来的国兴叔。阿婆也特别慷慨,买了一些糖果招待平时不上门的村里人,我们小孩也很好奇,也来看。
新媳妇是贵州人,个子高,脸白,长得很好看。她说的普通话,娘娘的,有种电视里四川人的味儿。
阿婆说,国兴最小,一直在外面,这次带回一个媳妇,不能让外面来的媳妇住旧窝,几个大哥都要帮忙办桌婚宴。直接吩咐老二家,你们家的新盖的房子挪一间,给老四当婚房。老二本来老实木讷,平时不得老娘疼爱,这次老娘亲自吩咐,哪有半句不愿,马上说答应把前面最好的房间给细弟。
热闹的婚礼,崭新的婚房,水井阿婆对国兴叔和婶婶满意得很,阿婆不再天天在水井边打听国兴叔打工的事了。每天总是想办法让新来的外来媳妇吃得满意,住得习惯。
日子就这样愉快地过着。很快国兴叔当爸爸了,虽然是个女儿,虽然水井阿婆很重男轻女,但是对这个孙女格外疼爱,国兴叔还找我借字典,要给女儿取名。记得当时说取一个学名一个奶名,我知道奶名喊阿ye(烨)。
想想这在当时真是很难得的。因为我们那个村,大部分爸爸都是喜欢儿子,不喜欢女儿,所以生女儿基本爸爸不取名,是婆婆或者阿妈起个名,我们那很多姑娘都是“阿花”“阿四”“阿娥”“阿冰”“阿翠”“招弟”。。。
生了小孩不能还是在家吃老本了,国兴叔只得又出门打工了。婶婶带着阿烨跟着水井阿婆一起生活。婶婶不会种地,阿婆自己种;婶婶过惯了好吃好喝招待的生活,开始吃不惯家里平常菜,婆婆就让卖菜的天天送一些城里人吃的新鲜菜。其他三个妯娌对新婶婶真是羡慕流口水啊,没办法,谁让奶奶就是稀罕婶婶呢。
一天婶婶在水井边用她的贵州普通话骂人,还打了水井阿婆!水井阿婆是什么人,村里出名的厉害人物,听说水井的阿公就是被阿婆骂死的!被打了被骂了阿婆硬是没有出声。别人看不过眼,传到阿婆的女儿家,女儿们过来也不敢说婶婶,还让婶婶去她们家走动走动。
水井阿婆的二女儿很争气,自己在路边开了个小卖部,卖一些生活用品,那个年代,开小卖部还是比种庄家有活头一些,所以婶婶带着阿烨在阿兰姑姑家,她们住得很舒服自在。可以也不能天天住兰姑姑家啊,就跑到阿木姑姑家住几天,又跑到阿火姑姑家住几天。这两个姑姑家孩子多,穷,没有意思,又跑到阿兰姑姑家住。天天这样住着,也有住不惯的时候。婶婶开始闹,说要出去,要到四叔那去。没有办法,那就带着孩子出去吧。
婶婶带着阿烨找国兴叔了,水井阿婆又开始,闲来就坐在水井边打听国兴叔的事,天天盼着过年,国兴叔一家子回来,老二家的那间新房还留着呢。
一天夜晚,有人突然敲兰姑姑的门,阿兰姑姑很疑惑马上就穿衣服开门。只见一个乡里人急急得把一个熟睡的小女孩交给阿兰姑姑。阿兰姑姑一看,这不是阿烨吗?怎么让别人带回呢?乡里人说不清楚,说让打一个传呼机联系国兴叔,就冲冲忙忙上车走了(他是路过二姑的店,外面长途车还在等他)。
水井阿婆看到阿烨了,可是她不认识阿婆,她要找妈妈,可是又说妈妈不要她了。后来听人说,因为婶婶的家人找到他们要把他带走,原来婶婶和国兴叔结婚他们家里人都不知道。
事情有些复杂,你也可以想象一下,阿烨是在火车站被国兴叔抢下了,然后请老乡搭回城的长途车送回来的。反正就这样,阿烨没有亲妈了。
水井阿婆也老了,养不了小孩,就只好让阿兰姑先帮忙带着。阿烨就一直在几个姑姑家养着,做多的还是在阿兰姑姑家多,阿兰姑姑家有零食吃。养到上学就在阿兰姑姑家上学,暑假就去阿火姑姑家或者回来几个伯伯家。可是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婆婆,伯伯家谁家又欢迎她呢?可怜的她,也不知道要讨好,要乖巧懂事。
记得有一年快端午节了,啊火姑姑说,阿烨现在没有妈妈管了,我们几个姑姑也养了几年了,过节就回村里几个哥哥家过吧,老二马上答应接到自己家过节。
端午节,村里有风俗,端午孩子换新衣,日子越过越新。可是老二家四个孩子,都准备了新衣,临时多出的阿烨没有新衣。老二说既然接回来过节,也要给孩子一套新衣,那个孩子也可怜,没有妈妈疼。老二媳妇马上去镇上买新衣服,是一套新裙子,黄色的,纱纱的,很像公主服。可是老二家最小的孩子和阿烨差不多大,阿伟看到那件裙子喜欢得很,马上不要原来买好的短裤套装,要准备给阿烨的裙子。老二家的说,是给阿烨买的!让阿伟不要争。
端午节过完了,阿烨要送阿火姑姑家读书了,收拾衣服时,阿烨把那件新裙子收到包里,阿伟一把抢过来说“是我妈妈买的,你不能带走!”阿烨拼命抓着裙子,不放手,哭着喊着“是我的裙子!还给我!”老二把阿伟大骂一顿,送走了阿烨。
后来阿伟和阿烨每次见面就吵,据说在阿火姑姑家,阿兰姑姑家,阿木姑姑家阿烨也和表姐表妹们争抢东西吵闹不已。
侄女阿烨没有妈妈,姑姑们总是对她多一些关心,多一些期望,总想让她争气些。可是可能缺少父母的疼爱的孩子,总是缺少安全感。阿烨像只刺猬一样,对所有姑姑们,表姐们警惕。这样过了几年,阿烨长的很快,也慢慢出条了,是个美人坯子。村里只有5年级,要上镇上的6年级,需要住校,费用也多了,可以这些年孩子在姑姑们,伯伯们家养着,没见国兴叔回来,据说也没有打过钱给回来。可是孩子去镇里读书,不是一笔小费用,谁家也供不起啊。没有办法,孩子还太小,阿兰姑姑和国兴叔联系,终于是让阿烨上到初中了。阿烨上了初中,也有自己的见识了。一天听说,很多像她一样大的人,都可以出去打工,可以自己挣钱。不到14岁的阿烨偷偷跟别人跑到了广州。
听说当时阿兰姑姑知道后,气得几天吃不下饭。这样辛苦养的孩子,却像她那个不负责的妈,跟人跑了。
我大学毕业很少回老家了,听说她后来回来了。听说兰姑姑帮忙把她,说给兰姑村里一个殷实家里。毕竟阿烨确实长得漂亮,我见过她长大的样子,已经生个两个小孩了还是个娃娃脸,睫毛长长的,扑闪扑闪的,真好看!也很好,有自己的家了!
再后来听说,阿烨不管两个孩子,又跑到外面了。要闹离婚。
他们家老二说,国兴叔这样不行,还是要帮他找个老婆回来过日子,一天天在外面飘也不是路子。兰姑姑们开始张罗起来,国兴叔回来了,相看了。新婶婶也是二婚,不带孩子。虽然国兴叔觉得新婶长得一般,没有他自己好看,不过别人同意,大哥他们操办,还帮忙盖房子成个家也好。阿烨有了爸爸的家了,也有新妈妈了。可是新家没有她的房,回来新妈妈当她是个客。新妈妈又给爸爸添了妹妹弟弟,阿烨连爸爸都被分没了。所以她也很少回来。
每次回老家,大家其实都会问问她怎么样了,毕竟她可是我们村第一个外来妈妈生的,又是没有妈妈养大的孩子。每次兰姑,说起阿烨就气得不行,多好的姑娘,如果能读点书,好好嫁个人,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也不枉这些年为她操心,为她抹泪。
也许她也想回家,也想好好过日子,可是什么是家呢?听说她已经几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她的孩子也成也没有妈妈的孩子。真希望她能自立自强,早日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回家让自己的孩子有妈妈。
阿烨阿烨,念念这个名字, 想想自己的名字,你也是有人爱的,不要做随风漂泊的叶子,做你父母曾经期待的像美玉一样明亮灿烂的阿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