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姑娘少,后生多的时代,生了儿子的妈操碎了心。为儿刨闹房,刨闹车,可刨闹半天没姑娘跟着不行啊。于是,我先多考虑一步,给儿子怎么也得培养一项把妹技能。
不知道当代年轻人是如何追女孩子的。完美的笑容?甜言蜜语?冷男系的高富帅?还是直接就是富二代,跑车一停,萝莉、御姐、女汉子、女神,后面一大片?
闺蜜说,你就是什么都着急,现在男孩子哪有找不到姑娘的,稍稍情商高点的男生,早早就私定终生了。我可不信这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我儿子长大了,也许该着急的就是男生也不一定。
防患于未然,是当妈的职责所在,我不能拿这个事情冒险。等我儿长大了,有没有完美的笑容,会不会甜言蜜语,我不能确定,当然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他肯定不是富二代。我必须让他拥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确定的技能,这项技能还必须通过不断地努力去拥有,因为对于好女孩来说,“努力”在她们眼里就是最帅。
于是,我就在考虑,究竟该培养我儿什么样的把妹技能嘞。
1.小提琴是乐器中的王子,王子就练小提琴。
我独看上了小提琴。小提琴作为男孩把妹的打开方式是:携带方便。领着妹子就可以去湖边,你侬我侬地拉一曲《很久很久以前》。你什么时候看到朗朗背着钢琴来到妹子想去的地点,施展自己的才艺,把妹子迷的团团转的?
钢琴不low,但是过于重,我害怕女孩子不愿意去和男孩承受生命之重,于是,果断放弃钢琴。小提琴不然,小提琴翻转自如,一尾燕尾也会让妹子发萌发呆。姑娘们都喜欢吃苦耐劳还爱生活,格调高还不烦闷,有气质还有同情心的男生。学成小提琴的过程,恰恰培养了男生的这些特点。
因为小提琴难,左右手得配合,手、眼、脑得调动。拉琴过程需要不停地扫描乐谱,眼手不停。把一个个呆板的音符化成美妙流畅的弦音,需要练习者不停地去练习,日复一日不停歇地坚持和努力。每一日的训练,正是对毅力的考验,对情操的陶冶,对美的追求,对感情的丰腴。没有这些综合因素的结合,是锻造不出世间最帅的把妹技能的。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说:
让孩子学琴,主要为的不是造就小提琴家,而是造就人,音乐对人的性情有极大的陶冶作用,会使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格调和品位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我让儿子学琴,从来没有朝着小提琴家的方向培养,我只把小提琴作为儿子的一项把妹技能。
2.琴练的好的是王子,练的不好的是在路上的王子。
至今,儿子学琴一年半,期间有两个月因胳膊原因中断了。两个月后重新拾起,几乎是原原本本还给老师了。胳膊恢复后,第一节课,拉琴效果很差,让老师很伤心,让家长很着急。其实真的是都还给老师了吗?那都是家长急出来的感觉。
儿子学琴很慢热,刚开始一对二学习,一样样学着,就落后同伴较多。原因还是每一天练习不能保证,练习不刻苦。刚开始,每周陪练的时候,一对比,我就如坐针毡,因为比较是对家长最大的考验,谁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以王子的身份胜出。
一对比,一针毡,回家就逼迫儿子刻苦训练。语气和神态让儿子经常很恐慌。
儿子曾经对我说:“妈妈,我一拿起小提琴,你就变成一种动物。”
“什么?”
“母老虎”。
儿子骂人好委婉。我想起第一天儿子去学琴,老师的忠告:“每一个有小孩开始学小提琴的家庭,家庭气氛从此就没有好过。”果然应验,就不可能存在游离在外的家庭,我深深地相信。
慢慢地,我承认儿子辛苦付出的节奏,因为我曾经买了一把大人的琴,和儿子一起练过,但是我失败了。光二弦空弦的基础性练习,就让我枯燥地想摔琴。但是儿子即使不能每天练习,也能两天练习一次,没有别人学的好,但也从来没有说过要放弃。
慢慢地,我承认儿子在学习这项把妹技能上是慢热型,我无需急躁,无需无端地破坏他找感觉的过程,我会等,等儿子觉醒,等儿子把拉琴当成生活的必选项内容。
暑假期间,语文老师为了养成孩子阅读的习惯,要求儿子每日阅读,发照片给老师确认,类似现在最流行的网络打卡学习过程。儿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时也添加了每日拉小提琴的内容。没有我做观众,儿子拉着自己喜欢的曲目,每日三十分钟。
不管他拉的好不好,不管他拉的对不对,只要他拿起琴,努力就一直在。
小提琴老师安排出单独的时间,昨日开始一对一给儿子授课。反馈回的信息是:一个假期长大了,琴拉的不错了。
我反省:我的逼迫,是儿子学琴的阻力。儿子一面在辛苦练琴,一面在更辛苦地调试心情化解我带给他的负面情绪。我不在,儿子反而可以找到自己学琴的方式。虽然仍旧不是练的很勤,但是,正如把妹太勤也不见得会收到最好的效果,收放自如也许更有魅力。
琴练的好的是王子,练的不好的是在路上的王子。
本来,练琴就会是一直在路上的。
家长,你只需在精彩的时候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