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要去法国完成她研究生最后一年的学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女儿申请了法国高商的研究生。法国研究生三年,因为疫情,在家上了一年网课,接着又实习了一年,现在必须回校完成最后一年学业(学校也不再开放网课)。
送走她,心中空落落的。
从虹桥机场回到家,只有海蜇头(猫的名字)依慰在我身边,比往日乖巧。海蜇头是女儿二个月前特意从同学家抱回来的牛奶猫。她说她去学校后家里有个狗牙猫呀的好陪陪我。但我一直不喜欢猫,虽然喜欢狗却嫌麻烦没有精力去养它。海蜇头被抱回来后,女儿很用心很耐心地教它到指定的猫砂盆大小便,有规律地用餐,带它去打疫苗、驱虫,陪它玩耍。牛奶猫不像其它品类的猫那样慵懒粘人,反而特别聪明活泼可爱,慢慢地我竟然喜欢上它,甚至还有点宠着它啦!
女儿在家的两年多,无论是上网课,还是在深圳、上海实习,很多时候都是她在帮我分担家事,有时候甚至是她在照顾我,致使我对她有了深深的依赖。
从虹桥机场回来,坐在沙发上,情绪有点小低沉。想着从她初中起,直到在实习中就得到首席的毕业后留任邀约,为着她学业所做的种种规划,有了写一写我们俩这十年来互为促进一起成长冲动。
1998年女儿出生,我和她爸爸都秉承快乐成长的理念,在初中之前除了兴趣班,没有让她参加过任何文化课辅导班。初中一年级之间,也只是在她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我们夫妻俩谁有空谁给她指导一下或帮她梳理一下知识结构。虽然她的成绩不是出类拔萃,也能保持在中上水平。看着其它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什么奥数、阅读写作等等,我都不以为然,认为是家长过度焦虑,压制孩子天性。
到了初中二年级,增加了物理,数学的难度也较之以前。女儿学习态度还算端正,每个章节考试成绩都不错。不尽人意的是大考之前她有焦虑情形,理科成绩不稳定,多数情况都低于正常。
一次参加家长会时,班主任说:中考只有45%能顺利考入普高继续读高中,而55%只能读职业中专,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起来。
我很诧异,中考比例怎么会是这样呢?
我一直以为大部分学生都是上高中的,顶多是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差异,可怎么只有一半不到的比例呢?无论我多么坚定地认为快乐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在45%的升普高的比率面前再也无法淡定,毕竟,一代要更比一代强的观念根植在我的认知里,又怎么可能接受女儿在中考的时候落到另外的55%中呢?
于是,我也和诸多家长一样开启了对她文化课的辅导之路,从任课老师到机构,并且,开始关注她的考试成绩。
女儿学习态度一如既往,看上去挺认真。依然考试前有些焦虑,依旧章节考试都很好,大考不理想。随着初中二年级的即将结束,没有看到她在成绩上有较大提升的我也想其他家长一样焦虑不堪,耐心也被消磨殆尽,看到讲过的题重复出错就斥责她是不用心的大滑头,所谓的认真都是做样子给我看;一旦考试成绩太差甚至控住不住气愤的情绪弹她一拳头。我的责骂导致她认为是自己笨学不好让我生气因而考前更加焦虑,一度导致失眠、厌学,看到我总是小心翼翼。
看到女儿的样子我很自责:为什么我从素质教育的倡导者一下子到唯成绩论?为什么我只关注成绩不好的情景而忽视女儿很多表现特别出色的品质,如:热情纯善,独立自主,细心审慎,勇于担当等等。犹记得她从小就主动跟人打招呼,每每出入小区都向门卫爷爷好;周末去接她时总是会让我帮她带几个没有家长接的同学绕路送她们回家;回老家过年陪生病卧床的爷爷聊天倒尿盆;小学一年级就独自乘坐公交车去学校;初中住宿舍,同宿舍只有她是自己铺床铺绑蚊帐;小学因搞卫生劳累公交上睡着坐过站下车找不到家向陌生人借手机哭着给我打电话还不忘删除我的电话号码后才把手机还回去;学校运动会班级同学不愿意参加的项目她就去报名,即便自己也不擅长。在企业做HR的我非常清楚这些都是职场用人最看中的品质特征,为何面对女儿就“灯下黑”看不到了呢?
更何况,基于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等原因我正在学习心理学和生涯规划,为何不能用生涯规划的理念来规划女儿的学业呢?2012年生涯规划对很多人来讲还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生涯规划意识。我也只是刚刚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但对霍兰德职业兴趣和MBTI职业性格很有感触。于是,我给女儿做了简版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测评,开启了她作为我职业规划小白鼠的学业设计之路。
我一直很纳闷女儿平时考试都很好为何大考总会差一些。
我开始尝试用MBTI职业性格来对她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测评结果显示,女儿的MBTI性格类型是ESFJ。那时候,我对于MBTI性格测评及16种性格类型的理解还停留在最基本的浅层理解。为了更深入理解ESFJ性格类型,我打印了《天资差异》(MBTI作者原著)的电子档,一点点去阅读理解专很晦涩的内容和文字。当读到第12章“人格类型与早起学习”时,一下子明别并理解了女儿考试容易焦虑且大考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
从人格类型与教育的关系看,直觉型在学习上有明显的优势,而感觉型的孩子天性关注局部、细节和当下,对于知识结构的逻辑关系进行构联能力相对会弱一点慢一点,同时,感性的孩子天性关注他人的感受何看法。
也就是她大考紧张且成绩不太好的主要原因,而我对她态度不端正的指责真的是冤枉她啦!
既然天性使然,作为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如何看到她的天赋优势,进行优势培养。于是我调整跟她互动的方式,和她一起讨论,让她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身上很多可贵的品质,鼓励她她努力去尝试,去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以提升自信心。同时,也让她看到自己天性偏好存在的局限,去正视局限的存在,并表达父母会陪同她帮助她通过刻意练习去弥补自己的短板。开诚布公的平等交流之后明显感觉到女儿的放松了很多,学习的动力较之前有提升,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每天晚自习放学接她,一路上不停地跟我分享学校的人和事。
看着女儿的变化和提升,我心欣慰。初三模拟成绩也达到一所重点高中分数线,班主任说,保持这个学习状态中考是可以冲进重点高中的。
我们都满怀期待!
甚至,有生第一次,去了无锡的灵山大佛许愿。想到去灵山大佛许愿源于我想起大学时做家教教过一个初中学生,在高考考上上海交通大学时跟我讲的话。她说:自己的分数能上北大,因为报志愿时分数估低了,只报了上海交大,等分数出来想调剂已经没办法了。然后,她调侃说,可能是她父母去灵山大佛许的是上海交大的原故吧,看来灵山大佛许愿真的很灵呢!
中考前,女儿爷爷过世。考虑到中考也是决定人生发展方向的第一个分水岭,又结合班主任的建议,就没有让女儿回老家奔丧,这让她心存愧疚,在深夜1点多给我打电话哭着说她没有回去对不住爷爷。
本来考前就容易焦虑,再加上客观因素,结果就可想而知。中考失利,女儿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人生的很多意外都是在意料之中!一锤定音的中高考体制对SF类型的孩子来讲绝对不是福音。
进入高中,日子就是扳着手指头过的。从高一的第一次考试,学校就按照高考的分数给学生进行排序,又多少人达到一本线,有多少人达到二本线。当家长站在分数公布栏前看着孩子的分数,几家欢喜几家忧从表情上一览无余。女儿的成绩偶有一两次给到我惊喜,大多都落在二本线之内。
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去高校招聘。学校跑多了,看出学校的学生质量、教师质量、学校氛围的差异还真不小。虽然从来不曾对二三本大学有偏见,但真实感受到不同大学之间巨大差异的我,形成一个偏颇的认知:大学一定要上重点大学,
女儿从小学开始学习书法国画,书画老师说她在艺术上还是有点天分的。她自己虽然没有表现出对书画独有的热爱,但一直坚持下来,而且能看出书画上的小成就使她自信心有所提升。如果文化课的成绩能保持,走艺术生也不失为一条不错的学业路径。
我跟她讲了艺术生这条路径,她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表示可以先学习素描体验一下。她的高S在工笔画和素描上表现的淋漓尽致。高一学习结束,美术老师说走艺术专业路线的话需要加课量,我和她的美术老师都认为她可以走艺术专业路线。
女儿却郑重地对我说:妈妈,我不想走艺术生,只想把书画作为爱好。女儿不愿意,这条路也就被堵上了。
怎么办?以女儿目前的成绩,考一本的概率不超过10%,更别说重点大学了。虽然她学习也很勤奋,综合能力表现良好,可一锤定音的考高体制下考考临场发挥失常的例子比比皆是。难道女儿的人生真的就这样一眼看到底了吗?
十多年的HR的职业经历告诉我,企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是多维度,除了知识技能,更看重一个人品格、潜能及组织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核心软技能,也就是说企业多需要的是应用型复合人才;而个人职业发展顺应优势才干更容易脱颖而出。同时,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方向应该是让孩子成为有较好生涯发展的社会人。所以,好的教育应该是以终为始来培养。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开始认真对女儿的性格类型、行为风格进行分析。她的高S偏好决定她不具备较强的应试能力,所以她不属于学霸类型;她的F偏好使她容易关注情绪感受,她对鼓励、支持和认可的需要远远大于批评指责。而她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乐于合作能力、与人链接共情能力以及务实靠谱、细心审慎、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特质都说明她是个典型的应用型人才。
每种花都有适合它的土壤和自己的花期,孩子也一样!
不可能期待学校按照自己孩子的天性特质因材施教,但作为家长应该力所能及地去托举她,为她创造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在适合她的土壤里成长,静待花期。
于是,我又去关注国外的大学和教学模式。在充分了国外大学的申请条件及大学内学分的计分模式后,我认为到国外读大学应该更适合女儿。
出国读书毕竟不是一件小事,风险也不小,经济压力也很大。我和先生都很犹豫。金钱压力暂不考虑,女儿出去后能否真的适应英文的教学环境顺利完成学业真的是个未知数,一旦不能完成学业······
对经济的考虑和未知的担忧,让我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晚上失眠睡不着,就在书柜找书看,无意中看到一本《林徽因传》,不记得我买过看过这本书,就拿出来翻看,当看到林徽因父亲林长民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身份被政府派赴欧洲访问考察,特意写一封家书回去要带林徽因一起时,我被深深触动了。林长民在信中是这样写的:“······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多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繁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我无法想象,在那样的年代,林长民对不喜欢的二夫人所生女儿的教育都如此重视。后面又读到梁启超在家道中落时借钱还让梁思成和林徽因去欧洲各国旅游结婚并考察欧洲典型建筑。
看完《林徽因传》,其它内容大多已不记得,林长民和梁思成两位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两个片段在脑海里不断盘旋挥之不去,他们的教育理念即便放在当今也高于很多家长。
教育可以重新设计人生!我在心中已经为女儿设计出国留学这条学业之路。
但是,我不能包办,女儿的人生选择权决定权应该交给她。我们召开一次家庭会议,主题就是关于女儿的学业之路。我和先生给女儿分析国内国外两条学业路线的利和弊,以及家庭需要承担的经济压力,明确告诉她出去读书绝不是一条捷径,而是更艰辛的一条道路,如何选择,自己决定,一旦决定,需要对自己的决定产生的后果承担所有责任。
对于一个还没满17周岁的孩子来讲,要做这样的重大决策,难度可想而知。从女儿的表情上就能够看出她内心的矛盾冲突和纠结,对那么多未知的复杂信息的茫然、对高昂学习成本的心理负担、对自我能力的不自信、对更好自己的渴望等等复杂的心理和情绪,压的女儿久久不能做出任何表达,这时候她真的很希望父母能给她一个明确的选择,但我和先生绝不松口,坚持这是她自己的人生,如何选择和如何决定都应该由她自己来完成。最后女儿说给她两天时间考虑。
等待她的这两天,我如坐针毡,估计比她还焦虑,我担心她没有自信做出放弃的选择,如果她决定不出国读书,我再来要求她,那么设计的这条学业之路不见得会有成效。根据动机理论,一个人的内在动机源自于自我决定的心理需求,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能够激发一个人的内动力,继而产生高效的行为。对于他人强加的决定,多会产生抵触心理,自然也就缺乏行动力了。
两天之后,女儿对我和先生说,她经过认真考虑,选择出国读书。并表达这是她自己的决定,无论有多难,即便跪着也要把学业完成。
暗自窃喜。利用自我决定论成功把自己的决定转化为女儿自己的决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