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群里分享了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
“漂亮妹子都是会呼吸的人民币”,
“不化妆就去上班,是对整个公司的一种失望和鄙视”,
“平时上班不化妆,只有出去见人才化妆(公司同事不是人)。”
看完,我们几个大笑。
我问她,“你这妹子,平时是会呼吸的人民币,还是天天鄙视公司的那种?”
朋友回,“原来是会呼吸的人民币,自从换了个公司,大半年都在练龟息大法!(一个笑哭表情)”
她在群里和我们说,她自己倒不是对公司或者谁有意见,只是公司一共就那么几个女同事,一个个素面朝天,连头发都是随手一个黑橡胶圈一绑。
她刚开始还是化淡妆去上班,后来,好像她自己的打扮格外出挑,同事们“夸”她的话总酸酸的......
我们说,“只要你工作不落下,打扮漂亮是你美,又没碍着谁!何况又不是在公司占用上班时间。”
朋友连发几个捂脸哭,只说是不敢不入乡随俗。
由此,我想起另一件事来。
同学的堂姐经人介绍认识了前男友。
两人不温不火地相处着,有一年多。
就在商量着要见双方父母的时候,男方说,“到时候你别化妆,要是非化妆,就先别抹口红!我爸妈还有我姐,都很朴素。我们那儿的人,也都不太喜欢化妆的女孩儿。给人的感觉‘不安分’!当然了,我不是说你。第一次见家长,还是打扮得朴素点儿,他们安心!”
同学说,她堂姐当时就变了脸,本来心里没什么感觉,不觉得对方好,但也不觉得对方有什么不好。何况谈了一年多,对方性情也算稳定,就见见家长,成不成再看缘分。
谁也没想到,只是因为这么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同学的堂姐态度非常坚定,“我们俩不合适,将来生活不到一块儿!”
同学说,她的叔叔婶婶因为这件事,一直数落堂姐,说她“太作”、“不知好歹”,但她却站在堂姐这边。
“谁不想漂漂亮亮的!一般见家长都是把自己最美、最亮丽的一面展现出来。他却让我姐‘朴素’点儿,不就是不化妆的意思?现在就要求朴素,结了婚肯定又得说,‘衣服别买了’、‘护肤品别买了’、‘瑜伽别练了’、‘头发别整了’......有的男人巴不得自己媳妇像天仙一样!这倒好,要是跟了他,还得降个档次!”
......
“仪式感”这个词,慢慢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
且不去说风靡全世界的巴黎女人的优雅精致,只说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认识一个李姐,今年已经五十多了,但现实中她是我见过的把婚姻生活经营得最好的一个。
有人问她,为什么比丈夫大五六岁,却总能像个热恋小姑娘一样,结婚二三十年不痒不淡。
李姐说,
“这婚姻啊,其实也有些像工作,你不能松劲儿!
你得心里有对方,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好,同时还得让他看到你本身的好!
我们结婚这么多年,你们年轻人过的什么节,我们都过!
什么七夕、情人节、结婚纪念日,就我们俩去吃饭、看电影,儿子都不让跟!
该有的仪式,必须不能省!你们看哪儿对夫妻的感情是凑合省出来的?
你今天不过、明天不过,时间长了,这日子自然就过不下去了!”
另一件事,是我自己的。
(略带不好意思地说)朋友夸过我说,我的朋友圈特别赏心悦目,图片不是单张,就是九宫格,也总有中心排版,看起来整齐舒服。
我哈哈一笑,很受用也很真诚地说谢谢。
有人曾嘲笑朋友圈现象,说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假装过得很好、假装自己很漂亮、假装自己很爱学习很努力之类的。
我的观点:朋友圈纵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实际,却也能反应一个人的态度。
朋友圈里发出来的图片都一团糟糕,真实的会好到哪儿去吗?
太过刻意,是假;太过随意,是差。
就好比女明星上街的造型,看似自然,却都一番精心打理下恰到好处的凌乱美,绝对不是一起床就随便裹个衣服出门的混乱。
出门化精致妆的人、早起做营养早餐的人、节日里精心准备的人、慢慢品茶的人、耐心养花的人......这些人也都是一般人,但却能把生活过得有不一般的品味。只是因为这些人心中有一份仪式感。
仪式感,不一定是排场、奢华,但一定是一份认真与用心!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看到它不好的时候,需要先审视一下自己!
镜子本身无好坏,你好它就好,你坏它就坏。
你给它凑合,它回你将就。
你予它仪式,它还你盛大。
有仪式感的人,不会活得太差!
——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