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日的那一天是九月二号,秋天是我出生的季节,因而我对秋天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秋天于我来说,是暖色的,是静谧祥和的,秋天也是我家楼下洒落一地的白玉兰……
我对于秋天的有关于家的记忆画面,只停留在小时候的视角中,长大后的秋季,貌似很少在家度过,就算有,也不过是匆匆一瞥,进入不到脑海里,更进入不到心里。
“越长大越孤单”,小时候这句话对我来说不过是牛奶咖啡的一句歌词,挺好听的,也感觉挺遥远的,仅此而已,便再没有其他的想法。如今,听到或看到这句话,觉得这句话不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歌词,而是成长的感悟与代价。
孤独是文学戏剧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残缺的美催生艺术的花。
其实孤单不需要羞于启齿,不用遮遮掩掩、难以言说,更不用强撑在一群孤单的人的“热闹”中,"热闹"之中的孤单比孤单更冷清。不过,每个人都是有社会属性的,适当的时候撑一撑是必要的,视情况而定。每个人或多或少、曾经或此刻经历着孤单感,这是因为人的群居属性经过代代积淀已经深入我们的基因中,人需要交流与互动,需要有人懂你、产生共鸣。
小时候的我害怕孤单,怕黑,怕鬼,回家要妈妈陪,在学校要小伙伴们陪,实在没有人陪也要有mp3陪着,装装样子,可能我喜欢听歌的习惯就是这么养成的吧,随着美妙的音乐渗入耳廓、轻抚耳膜,便觉着不再孤单。现在想来,小时候偶尔的孤单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孤单,只是暂时性地缺少一个伴儿,一个一起去小卖部买零食的伴儿、一个去做课间操的路上和我一起走的伴儿、一个连下课去卫生间都要陪着我的伴儿……你一定还记得课间有人愿意陪你去小卖部的那种满足感吧。小时候的我们容易满足,因为我们需要的就是那么简单,简单地不需要别人去猜去想,表达地也很简单,说出来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不需要别人上升到懂你的程度,只要听清楚你说的话便可以了,你说出来了,他们懂了,而恰好他们往往也愿意陪着你、满足你,或许大家在差不多的年龄都想着差不多的事情吧,于是你们一起开心快乐地朝着小卖部、大操场走去。
而长大后心境的变化,伴随着个人意识的成长,你开始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想有人陪你吃什么、玩什么。有没有人陪着你不再是你的刚需了,你开始想要有人懂你,一千个陪着你的人远不及一通懂你的电话来的畅快。
长大后的我们,内心活动多了、复杂了,不再那么直白和率性,随之而来的是语言上的修饰感、模糊感,你想让朋友明白自己所说的真实含义,但是又不敢主动地让他们去明白,可是又很想被理解,所以,习惯性地用大量的修饰、语气词,甚至是表达手法包裹着那个真实含义,这些包裹在外面的混淆视听的词语往往被他们当成了你的真实诉求,于是,一个很可悲的事情发生了,你明明那么想被理解,但事实往往是你被误解了甚至是曲解,结果当然是你的一个小小的简单的真实诉求被拒绝,他们觉得你的想法太过胡闹,于是你们之间产生了嫌隙,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刚开始被拒绝的你往往不会去想是自己修饰太多、模糊了中心主旨,而是常常反思自己是不是说的太明显了,以后一定要再多补充修饰一些,解释的再清楚一点。于是,你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把自己所谓的经验总结用于之后的几次交流中,然而你发现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他们越来越不能理解你,于是,你害怕了,你退缩了,你开始想要学会保护自己,你不想再受伤了。有了数次这种经历的你,似乎接受了越长大越孤单,似乎你就应该是不被别人理解的,想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你,给自己插上了一根根刺,让这些刺成为你的铠甲,维持你和他们之间所谓的安全距离。你不再主动去表达,你怕受伤也怕扎着别人,你开始说服自己孤单是常态,于是你固步自封,铠甲变成了你的壳,你觉得这个壳是你的港湾,替你屏蔽一切伤害,殊不知,你的壳就像蜗牛背上的壳,而你也像蜗牛一样,背着重负,道阻且长。你觉得道路越来越艰难,自己也越来越不自在,仿佛迷失了最初的方向。
没有人想要像蜗牛一样,一辈子背着重负艰难前行,最后被壳累垮。溯游而上本就艰难,何必再为壳所累。人活一世,我们都是赤条条地来,带着希望与期待而来,为何要装着一肚子的苦与难离开呢?
简单点儿吧,说话的的方式再简单一点,人生已经不易,为何还要让自己和他们更累呢?你以简单待世界,世界也会以简单与畅快回馈于你。想的少一点,做的再多一些,充实的内心便不会被苦和难所占据,前行的道路轻松上阵,每个人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