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果是80后的宝妈,因为各种原因,在同龄人的孩子都开始上学了,才迎来期待已久的小生命的诞生。对于小宝宝果和家人一直是当作宝贝一样,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一直觉得自己的宝宝是天使,要高素质培养。
怀胎十月的时候,果就狂看了好几书架的育儿书,对于育儿的理论,她那是一套一套的,她觉得自己能给孩子做的都不是专业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必须赢在最先的起跑线上,从一出生开始。
02
所以宝宝一生下来,就已经请了一个专业的月嫂,6800每月,她只相信专业人士,因此育嫂说吃啥就是啥,说做啥就做啥,婆婆在一旁说的传统育儿方法总让她觉得过时已久。
转眼月嫂带到孩子1岁了,她又觉得是否该让孩子上早教中心,家里人强烈反对,觉得孩子太小,去早教中心效果不大,但果一意孤行,她觉得家人没有她看的育儿书多,用的都是传统的育儿方法,她看不惯。
她听很多妈妈说,孩子去了早教中心,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智力,立马心动选择了一家高端的早教机构,花两万五办了卡,并嘱咐婆婆一周带去三次。
03
家人都是工薪阶层,收入也是比一般的好点,为了孩子能够得到专业的培养,果是工作之余一直拼了命在外兼职,因为她是会计,所以比较容易兼职,自从孩子出生,她就兼了4份职,一个月收入有3万块,可她觉得孩子每个不同的阶段都需要花费很大的开支,特别是被专家包围的精英教育,所以她要马不停蹄地挣钱,还要老公也去兼职,两口子每天早上早早出门工作,晚上回来孩子都睡着啦。
每次看见孩子熟睡的胖嘟嘟的小脸,果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她还计划好了孩子3岁半就去学画画和芭蕾舞,她还准备让她学小主持人,女孩子嘛,从小就应该提炼外在气质,更应该提炼内涵,她觉得自己的女儿经过层层专家的培育,应该比别人家的孩子更胜一筹。
很快孩子2岁了,果两口子陪孩子一起逛公园的次数都屈指可数,赔孩子好好玩的次数更是少得可怜,果觉得自己和老公全部身心都投去挣钱了,没有时间陪女儿,然后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得请一个有活力,有知识的人陪孩子,然后请一个大学生陪孩子玩,做游戏。
一切都是在自己的精心安排下,果觉得很满意,感觉自己的孩子已经离成功的大门不远了,因为一切的教育她都选了最好的,最专业的。
04
直到有一天,她因为兼职的老板突然有事情让她休息半天,她准备好好利用这半天时间和孩子好好玩玩,一回到家,她就对孩子说:“宝宝,妈妈带你去公园玩吧!宝宝,宝宝!”
叫了很多声,宝宝都不搭理她,只和保姆玩,果太惊讶了,甚至她还在无意之中听到孩子叫保姆妈妈,她气疯了,找到婆婆质问:“为什么允许孩子叫保姆妈妈,你不知道这样有多恶略嘛?”婆婆委屈地说:“你还知道自己是妈妈,孩子天天嚷着要妈妈,妈妈的时候,你在哪,你不是在赚钱,就是在赚钱的路上,长这么大,你就会让她给专业的保姆带,给专业的机构上课,给专业的专家培育,什么都要专业的,是不是还要再找一个专业的'妈妈'带呀!”
看见女儿享受保姆的样子,还有婆婆说的一番话,果如一盘冷水迎头泼下,她第一次质疑自己,关于孩子的一切都外包给所谓的专业人士做。
孩子的衣食住行有专业的保姆,幼儿教育有专业的早教机构,甚至周末的亲子时光又外包给一个大学生,自己和孩子的爸爸每天就是负责赚钱,赚钱给外包的专家,外包的机构,这种高大上的科学育儿方法真的是最好的吗?
05
经过晚上辗转反侧,果和老公好好地认真地谈了一次孩子的教育问题,两夫妇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外包的服务,已经彻底影响了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保姆能给到专业的衣食住行的照顾,但代替不了父母的关爱,专家能给孩子专业的教育,带无法替代孩子心中的爸妈的陪伴,机构能给到的专业开发智力活动代替不了父母和孩子的亲子活动。
果开始果断地放弃了兼职,工作之余好好地陪孩子玩耍,陪孩子吃饭,还要老公也放下一部分兼职,经常搞搞周末亲子活动,很快孩子又特别黏他们了,还总是爸爸妈妈叫个不停,果这个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一个母亲的甜蜜,她感谢婆婆的一番话及时地把自己泼醒,要不是看见孩子管保姆叫妈这件事,还有婆婆的这一番话,她还沉浸在自己构建的“外包式”的育儿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