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
中国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礼一直是中国文明的象征,起源于原始古代,礼”本指祭神、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后由儒家发扬光大,礼在中国古代就成了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深入家家户户沿袭至今。按照冯友兰的理解,礼有二种作用,一是“节”人之情,二是:“文”人之情,所谓“节”就是节制的意思,节制人的行为及思想要合乎情理,就是制定了准则而统一行为规范及思想。而“文”人之情,则是从精神层面解释,就是通过礼调合情感,加深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喜欢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按照习俗聚在一起举行特定仪式,通过这种方式维持感情,而如果没有此礼仪规范,则感情势必会疏离。而礼的精神也纳入了我国“民法典”,以“公序良俗”的形式出现,是礼的最直接的体现。《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因此足见礼的重要性。
在春秋时期之前,鬼怪神明之说甚是严重,当时由于科技因素,对于无法解释现象都归类于此,所以以前的礼”本指祭神、敬神。但是作为儒家核心人员的孔子却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确实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只敬之而不亲近,从而使人民远离鬼神之说,专注务实生产。孔子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用礼的规范来约束等级制度及行为。但是又有人存疑,为何孔子又提出丧祭之礼?竟然不信鬼神,无灵魂不灭之说,丧祭之礼的意义又在哪?是否冲突矛盾。其实明白礼的“文”人之情就很好解释了。
“丧之礼”可以用孟子的一句话概括“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葬礼就是把死者以在世的模样进行送走以寄哀思,好像死者跟活着依然存在一样存在。而如此做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人有情感与理智两属性。从理智上说人死如灯灭,竟然无灵魂不灭,那尸体可随意处置,一切送死的礼节都没有意义。如道家杨朱言“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焉。” 但是人有情感不舍,望死者尤生,不舍其离去。依人之情感,则宁愿信其灵魂不灭。可是这样鬼神之说就会不灭,会使人流于迷信而不自拔,此风险就较大,这也是宗教思想的肥沃土壤,宗教盛行的原因,不利国家与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发展。因此儒家为文人之情又不沉迷迷信,提出丧祭之礼,通过葬礼仪式以将亡人送死,以盖棺全身而送葬入土这种隆重的送别礼仪,既表后人之不舍全人之情又告知后人亡者不复返,这就是丧之礼。“祭之礼”则是以全人之情感需要,《礼记》“外则尽为、内则尽志、以祭之心也”可概括之就是专注祭祀而不重祭祀之对象,明知祭祀对象已无形象无具体化存在,但是还要祭祀的行为以明吾继先人之志、表后人哀思;告诉先人后嗣常记先人精神以不朽。由此可知丧祭之礼,是理智与情感的融合、升华(也是诗的一般表现形式)。
孝
丧祭之礼也可从孝的层面进行解读。儒家重孝,孝是百行之首。《孝经》中也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百行之源,孝是八德之首。可见,孝是多么的重要。而孝也可以从精神与肉体两方面体现,而肉体是精神的载体,孝的最终目的是精神不朽。死者肉体与灵魂无法长存,但是其精神可以通过后人继承而千秋万代而不朽。无后人则精神无人继承,此也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含义。儒家认为凡人皆有死,人皆畏死,而如何从容就死则是一个问题,普通百姓既不能迷信宗教神明灵魂不灭,也无法向圣贤一样无惧生死,因此儒家注重生物学的不死及理想的不灭。只要吾血脉有人传承,吾志有人继承,则吾生命已有寄托,不计灵魂是否不灭,则吾可为不朽。而有后人继承其遗志则为孝,因此孝之道贯穿了结婚、生子、死亡礼仪的内涵,缺一则不可。仅礼而言,生老病死的礼仪也是普通百姓最看重的礼仪。当然也有大孝,既为忠。忠君之事,舍小家保大家则其精神为世人传颂而不朽,此为更高级别的孝。有句古话“自古忠孝两难全”,用现在的解释就是大爱与小爱的区别,无论选择了忠还是孝,都是可敬的值得嘉奖。自古帝王都是以孝治天下,因此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就是:在家尽孝,事君尽忠,是士大夫立身的道德准则,而孝是百德之首。
盖为“孝”三层含义:一是全先人身体继先人遗志。二、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保全之,三是另造“新吾”以承先人之志。从生物角度繁衍生息是所有生物的基本需求,因此抚养父母保全父母身体,保护自己的性命,并造“新吾”以替“旧吾”以延续血脉,这是肉体上的孝。而从精神层面上的孝。继承父母遗志,再发扬光大,并传承给子女从而不朽。而丧礼则是全先人身体以寄后人哀思,祭礼则是提醒后人缅怀先人之志以继承;成家立业之礼则是庆祝自己保护先人血脉不受损不侮先人之名;生之礼则是恭贺能延续后嗣以承先人之志。由此可见孝的精髓是以不朽为最终目的,通过礼仪行为来具象化,亦可曰“不朽,内化于孝,外化于礼”。
当然想要不朽并非只有通过孝才能实现。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古人用此三不朽来衡量人生价值,评价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能立德、立功、立言,亦能被世人永记住,这都是圣贤大能之不朽,但百姓都是普通平庸之人,不能使社会记住,而不受人知之不朽,普遍认为没有价值,而普通人可知而记忆者,惟其家族与子女。因此古时特别注重祭祀祖先,则人人皆得在其子孙记忆中,得受人知之不朽。此儒家所理论化之丧礼祭礼应有之内涵也。